不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0章 威不可擋1,漢末逆流,不低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襄陽被叛軍佔據的訊息,很快就傳遍荊襄,甚至連江東那邊也得到訊息,這下子,整個南方都沸騰起來。
江東大都督臥病在床多年,聞知此訊息後連忙上書孫權,言稱此乃北上荊襄,奪取襄陽的最佳時機,縱使時運不濟,也可趁此機會攻破江夏,一雪前恥。
江東軍中不少將士也看中了這個機會,兩年前被孫權封為校尉,而後又被冷落的甘寧更是派遣部下前往江夏和襄陽打探訊息。
而後自己耗費數天數夜寫了份計劃,裡面囊括了進攻江夏,攻打長沙,北上襄陽的計劃,除此之外,甘寧還附上了自己折損數十名老弟兄換來的江夏長江駐防略圖。
就連一向以老實人著稱的魯肅,這個時候也閒不住,他平時裡是低調,但並不代表他不想建功立業,再說了,眼前乃絕佳時機,豈容錯過。
只是,身為江東之主的孫權卻一再猶豫,在他面前的桌案上,左邊是周瑜、甘寧等人送來的情報和計劃,右邊則是一封書信。
此信乃是劉備派人送來的,但署名卻是諸葛亮。諸葛亮在信中再次提及雙方聯姻之事,同時還將之前北上與北疆軍作戰的情形誇大了不少。
孫權能從諸葛亮的信件從感受出北疆軍的兇悍和強大,而諸葛亮在信中提及的雙方聯手,格局南方的計劃,也很讓他心動。
說實話,自他從自己長兄手上接下這份家業到現在,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守住江東這塊地盤,至於北上荊襄,挺進中原這樣的事情,他不是沒想過,只是每次想起的時候,他總有種惴惴不安的感覺。
這些年來,他透過一系列手段拉攏住部將們的忠心,利用感情牌和承諾讓程普、黃蓋等老將交出兵權,擔任閒職養老。
而後又使用君主的壓迫與輿論逼得周瑜稱病辭官,交出手上兵權。雖說周瑜閒職還是名義上的大都督,但其手底下,也就調得動鄱陽水師而已。
這些年,沒人能懂孫權的心酸,沒人能理解他內心的苦澀。他把江東打造成了自己的王國,這裡面的付出,只有他自己清楚。
攻打荊襄,攻破江夏,這樣的戰果和誘惑,他不是不知道,但同時,他也知道,自己若是點頭同意了,那之前的諸多努力,可就白費了。
一旦周瑜領兵,必定又是執掌江東兵馬的大都督,到時候他若是連戰連勝,自己拿什麼來封賞他呢?想當初他剛剛接手江東的時候,軍中只知周大都督,不知孫權何許人也。
另外,江東本地的世家大族對這場戰事的態度還不夠明朗,孫權現在還不敢妄下決斷,畢竟,江東本地的世家大族盤根錯節,而他又沒孫策那樣的魄力和狠辣,所以有些時候也只能妥協。
“打,還是不打呢?”
孫權自言自語了一句,煩悶之時,他想起孫策臨死前的那句話,他心裡的怒火就莫名的冒了起來。
“論守成,我當然超過你,哼,論開疆拓地,你也不是我的對手,這麼多年了,若非我苦心經營,江東豈會有如此局面。”
不由自主的,孫權怒罵了幾句,他這輩子最煩的就是別人拿他跟孫策比較,小時候他父親就常這麼做,長大後,別人也只看到英姿颯爽,威武不凡的孫伯符,而提起他孫權,大多數人都以碧眼兒稱呼。
或許,孫權並沒意識到,很多時候他的那些感覺,只是他強加給自己的。到現在,孫策已經死了那麼多年,孫策的舊部裡,也就一個太史慈執掌一軍,其餘人,不是被貶,就是早已成了孫權的走狗,到現在,還有誰敢把他跟孫策比較。
“來人,派人去問問,大都督現在到哪了?”
“啟稟主公,兩個時辰前有將士來報,大都督身體不適,剛剛從鄱陽大營出發,預計後天才能到。”
潘璋身為孫權的走狗,在任何時候,只要孫權一句話,他都會表現出自己最大的忠心。襄陽出此亂局,孫權就是再愚蠢,也要把周瑜召喚來問話,畢竟,整個江東,沒人能在軍事才能上比得過周瑜。
“那個甘寧,最近在幹什麼?”
孫權這個人的思維跳躍度很大,一般人很難接過他的話頭,剛剛還在問周瑜,現在又扯到一個水師校尉身上。
“據底下人來報,甘興霸一直在操練自己的數百部下,偶爾帶人去長江邊防巡視,最近,他倒是對江夏很關注。”
“哼,權力不大,膽子倒是不小。”
孫權冷哼一聲,對於甘寧,他自然知道那是員猛將,但上次北疆使者在江東殺人,而後逃出江東的事情,讓孫權很是惱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