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9章 細作行動1,漢末逆流,不低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個冬季,對於北方諸侯來說,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幽州發動的那場戰事。

雖說前後時間並不算長,幽州那邊投入的人力也不多,甚至物資消耗也不算太大。

但是,陳風能在這樣的季節,在這個節骨眼上主動發動戰事,這足以表明他的實力之強。

袁氏兄弟就是再狂妄,也還是有點自知之明,尤其是袁尚,距離幽州較近,他掂量過自己,在這樣的季節,他是不敢對異族發動這樣的戰事的。

尤其是,只靠兩萬五千兵馬去擊敗異族五萬騎兵,這豈止是冒險這麼簡單,甚至,這都是狂妄了。

右將軍陳風之名再一次響遍大漢,在北方百姓的心中,陳風的名氣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或許,很多百姓一生中都不會看到陳風一面,但是,在北部邊疆,能夠這樣一位強勢的將軍在,異族絕對不敢亂來。

這對邊疆百姓來說,不僅僅是心裡上的安慰,更是有實際的保障。普通老百姓的要求並不高,誰對他們好,誰能保護他們,他們就記得誰,感激誰。

有如此之勝利,身為盟友的袁氏兄弟連忙派人去祝賀陳風,同時擊敗了烏桓的騎兵,肯定會繳獲不少牲畜,他們又可以借用這次機會交易到不少戰馬。

身為河北聯盟成員的陳風,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來拉攏袁氏兄弟,甚至,只要是冀州和青州來的商隊,他都給與了不少優惠。

只要河北聯盟的關係還在,三家就能共同進退,不管曹操再怎麼強勢,他們都能一同承受。

說到底,還是因為曹操的強大才讓他們走到統一戰線上。也幸好,他們還能聯盟,否則,早就被曹操給消滅了。

“啟稟主公,冀州和青州的商隊已經來了,另外,袁氏兄弟派來的使者也一同抵達。

還有漢中、益州、中原等地的使者和商隊,看樣子,他們是都看中了我們手上的貨物與牲畜啊。”

賈詡走進大帳,看見陳風正在看書,於是連忙彙報自己剛得知的訊息,在這個季節,還能聚集各地的商隊與各諸侯的使者,倒也真是稀奇了。

陳風放下手中的書本,這是北疆匠人發明成熟的造紙工藝後裝訂成的書本,比之以前的竹簡,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實際上,在這之前,就已經有了造紙的工藝,只是那種紙張泛黃易碎,根本無法書寫,再加上沒有印刷術,所以沒用來製作書籍。

這幾年,陳風沒放鬆對這方面的研究,印刷術和造紙術已經成功問世,這種紙質書籍,現在也生產了不少。

一個月前,陳風才將這種書籍投入市場,各大世家得知後無不震撼,所以,這次各地諸侯的使者都齊聚美稷城,有一部分也是為了這書籍的緣故。

當今各地諸侯,除了陳風之外,一個個的可都是有著很深的家學淵源或是文化造詣,對於知識和書籍的渴望,遠在普通人之上。

再加上,他們自己也知道世家壟斷書本與知識的現狀,所以,當得知有這種輕便簡易的書籍之後,一個個都感受到了一股子威脅。

“這一次,除了幽州的戰事,怕是各地諸侯都要為這書籍爭破頭吧,想不到,區區幾本書,會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陳風確實是沒想到影響會這麼大,當初鑽研印刷術和造紙術的時候,主要是蔡琰一直在記錄書籍,還原孤本。

身為丈夫的陳風,不願意看到自己妻子這麼忙碌。再加上,他想透過自己培養人才的方式打破世家對書籍和知識的壟斷,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這種紙質書籍。

“主公說的輕巧,區區幾本書?呵呵,這已經是我北疆生產的第三代紙質書籍了。

前兩次因為紙張的原因,我們並未向外宣傳,只在內部使用,軍中和各地的學院都在使用紙質書籍。

可是,其他諸侯的地盤上,不管是世家大族,還是寒門子弟,都是捧著竹簡在閱讀啊。

主公或許不知道他們的苦衷,呵呵,詡幼年求學之時,很多次為了借閱別人的書籍,都得等候許久才行啊。”

對於陳風的這種言論,賈詡肯定是不會同意的。紙質書籍自有他的魅力,各地諸侯對他的追捧,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件事情先不說,只是,文和啊,到現在為止,我們只打探到中原那邊有商隊來,但並不知曉曹操有沒有派使者來。

如果書籍的影響力有這麼大,想來曹操不可能不會派人來的,另外,幽州那邊的戰局已定,曹操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我在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開局就一路橫推

側帽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