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低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1章 黎民之怒1,漢末逆流,不低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山的亂局牽扯著袁尚的神經,他沒料到自己的後院會鬧成這樣,作為冀州之主,他是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地盤內出現這種情況。
以往徵集糧草的時候,他覺得都再正常不過,為何到了今年,那些平民百姓就不願意了,這,很反常啊。
他哪裡知道,去年胡人南下,匈奴人進攻幷州,有一部分鮮卑人越過長城進入內地,這些胡人,都給大漢境內帶來了災難。
就在他指揮幽州兵馬撤出幽州的時候,一些鮮卑騎兵深入到常山等地劫掠,這,不僅讓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更讓他們內心充滿煎熬。
當地百姓的糧草遭到洗劫,房屋遭到破壞,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這個冀州之主的無能造成的。
“可惡,可惡啊,這些卑賤的百姓,這些該死的蠢東西,竟然敢在這個節骨眼上來鬧事,來找我的麻煩,我要殺光你們。”
只是,袁尚從不關心這些,普通百姓的死活與他何干,只有在他需要那些百姓提供糧草的時候,他才會想起自己領地上有百姓。
更重要的是,袁尚麾下的那些官員,習慣了聯合當地世家大族一起敲詐普通百姓。
此次向百姓徵集糧草的命令是袁尚下達的,執行者是當地官員,配合執行的則有當地的那些世家大族。
原本從常山境內要運往幷州的糧草遭到幽州騎兵的劫掠,那些當地官員為了洗脫罪名,不得不將這些責任轉嫁到常山百姓身上。
而那些世家大族,習慣了在這種情況下發財,所以,他們都把魔爪伸向了黎民百姓。
這些魔爪,把當地百姓逼得沒有活路,逼得這些百姓去挺身走險,去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拼命。
偏偏不巧的是,陳風和賈詡他們沒有放過這樣的機會,對於所有能用來打擊對手,消弱對手的機會,賈詡的意見是全力抓住。
同時,拉攏自己所有可能的盟友,而這些黎民百姓,自然是陳風眼中最好的盟友。
“文和,我印象中,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現在這情況,我算是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
拉攏當地百姓為自己所用,這,或許就是陳風的高明之處了。這傢伙心裡清楚得很,世家大族,暫時是不會跟他合作的。
所以,他必須在普通百姓中豎立自己的威信,如此,他才能順利的那些這些地盤。
常山若不穩,中山極有可能也會遭到影響,此兩地若失,冀州北方的產糧之地就算是被陳風全奪走了,這種情況是袁尚所不能容忍的。
“二哥,此次必須要你親自去中山國一趟了。想不到,我袁家,竟然也會有如此風雨飄搖的時候,現在,就得靠我們兄弟聯手了。”
客廳內,袁尚在勸慰自己的兄長袁熙。當初袁譚跟他作對計程車兵,他這二哥,可是堅定的站在了他這一邊,所以,袁尚對自己這個兄長,還算是很放心的。
“除了你,我現在誰也不信任,也只有你去中山,才能徵集到足夠的糧草,同時,務必保證中山的安全。”
不管怎麼說,袁尚能派出去的人手都派出去了,現在,他也只能讓自己這兄長頂上去。
“三弟,我、、、、、、”
袁熙有說不出的苦衷,原本,當初袁紹在世的時候,袁熙是負責管理幽州的。
後來出現意外,使得他將幽州的軍政大權交給了自己這三弟,而且,為了遵從自己父親的遺命,他在兄弟戰爭中選擇站在袁尚這一邊。
可以說,袁熙並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這人,能力是有點,但不足以在這種情況下去挑重擔。
只是,袁尚臉上那堅毅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就是要自己這兄長頂上去,去為他分擔責任。
之所以選擇要袁熙去中山,乃是因為中山境內最大的商家是甄家,而袁熙,就是甄家的女婿。
當初袁紹在世的時候,甄家迫於形勢不得不將甄宓嫁給袁熙,同時,還獻上大批糧草輜重以獲取袁紹的信任。
現在嘛,袁家的情況一天不如一天,商人是最現實最講利益的,再加上,袁熙已經在這些爭鬥中失去了絕大部分的軍政大權。
無法給甄家帶來半點利益,所以,甄家也不願意繼續往這個籃子裡增加自己有限的砝碼,這,就是袁熙必須去中山的原因。
“兄長放心,我會給你五千精兵,你以迎接嫂嫂回鄴城為藉口去中山。”
袁尚和其麾下謀士都想好了一切,他們都清楚袁熙的性格,若是不能替他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