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翱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決戰(中),君謀天下之大夏帝國,天宇翱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軍大帳,李諒祚召集了所有的將領道:“如今情況突變,為使我大軍取得全面勝利,朕決定改變主力軍團的作戰方案;新的作戰方案如下,我主力軍團五十萬大軍也同樣將一份為二,由朕率領十萬大軍西進阻止馬立克沙部渡過洪河,其餘四十萬大軍由李延宗率領將塞軍前線部隊包圍,在朕與馬立克沙的大戰沒有結束之前,決不能讓塞軍這四十萬前線部隊給跑了;

此戰關係到西域的最終歸屬,也關係到我大夏國的生死存亡,諒祚在這裡擺脫大家了。”

李諒祚完向眾人深深的鞠了一躬,由於眾將都身披鎧甲無法行跪拜之禮,因此向李諒祚行軍禮道:“吾等誓死效命……”

“集辣勇兒、秦虎聽命:你二人跟隨朕西征,大軍三更做飯、五更出發,必須在兩日之內到達洪河東岸。”

“末將領命。”

“李延宗、李毅聽命:命你二人為正副統帥,率領四十萬大軍包圍塞軍前線主力,在沒有朕的軍令之前不得放跑任何一名敵軍。”

“末將領命……”

“洪河(洪河走向先由東向西,再轉向西北)以南也不能鬆懈,要防範塞軍從後方偷襲,在拔汗那城要留守一支兵馬,具體的你們二人商量這辦,朕就不插手了。”

“請陛下放心,末將一定早做安排。”

次日清晨一大早,李諒祚就率領十萬大軍出發了,這十萬大軍可不是新募的兵士,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是大夏國御林軍團的精華所在,這十萬騎兵其中包括三萬重甲騎士,七萬輕裝騎兵,每人兩匹戰馬一到兩匹馱馬,其機動性在這個時代的軍隊當中首屈一指,有這十萬大軍在手李諒祚完全有信心將馬立克沙率領的三十萬塞軍援軍堵在洪河以西。

夏軍對於洪河以東的這片土地可以是十分的的熟悉,因此夏軍的行軍速度非常快,原本按照李諒祚的軍令兩日到達即可,可是夏軍僅僅用了一一夜,一晝夜行軍四百餘里,這個速度在騎兵史上也是隻此一例。

“稟陛下,哨騎探報沒有在岸邊發現大軍渡河的痕跡,馬立克沙率領的塞軍應該還沒有趕到。”集辣勇兒向李諒祚彙報道。

“傳令大軍在洪河以東五十里處駐紮,派出大量哨騎嚴密監視洪河對岸塞軍的行動。”

“是,末將領命。”

李諒祚率領大軍後撤之時,正好路過當年與馬立克沙大戰的戰場,當年的戰場此時已經被牧草所覆蓋,但是這裡的土壤依舊是紅色的,而且有時還能夠看到累累白骨,李諒祚當即下達軍令道:“傳令全軍停止前進,朕要在這裡祭奠當年陣亡的將士。”

在大軍停下來之後,李諒祚騎在黑風上對所有的將士道:“兄弟們,一年多前我們在這裡與塞寇決戰,我大夏國二十萬勇士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這其中有你們的兄弟、子侄、袍澤;今我們又回來了,我們要為當年犧牲的兄弟們報仇雪恨,以告慰我大夏國二十萬將士的在之靈。”

“報仇、報仇……”

李諒祚短短的幾句話就極大的激勵了夏軍計程車氣,在李諒祚的帶領下十萬夏軍騎士向當然犧牲者在這片土地上的夏軍勇士集體行禮,如果那些陣亡的將士能夠看到這一幕的話,也會感到十分慶幸的,最起碼李諒祚沒有忘記他們,大夏國的將士們沒有忘記他們,在一年多後的今,大夏國的軍隊與塞軍在這裡勢必還會有一場終極決戰。

再馬立克沙,在李諒祚率領夏軍達到洪河東岸沒有多兩個時辰以後,馬立克沙就率領三十萬塞軍將士到達了洪河西岸,塞軍到達洪河西岸以後由於色已晚,又沒有渡河船隻因此並沒有立刻渡河,但是這並不妨礙馬立克沙派出哨騎前往洪河東岸探查,在大軍到達沒有多久後,馬立克沙就派出了哨騎。

“陛下,哨騎探報,在洪河東岸並沒有發現夏軍痕跡,看樣子夏軍還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行動。”

“李諒祚並不是意識到,而是行動沒有我們迅速,傳令全軍明日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渡過洪河,以防遲則生變。”

“可是陛下,我軍並沒有足夠的船隻啊!”

“現在正值枯水期,洪河的河水應該不是很深,尋找淺灘處大軍涉水過河,一旦等夏軍到達可就什麼都晚了。”

馬立克沙還沒有意識到現在已經晚了,深夜夏軍大營一片黑暗,為由李諒祚的中軍大帳有一絲絲的亮光,為了防止被塞軍發現痕跡,李諒祚下令全軍進行軍火管制,所有的帳篷內一律不準點燈(中軍大帳除外),所有將士只能吃冷食,不能生活造飯,正是因為李諒祚的這些舉措,才沒有讓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