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翱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3章 麻魁軍(上),君謀天下之大夏帝國,天宇翱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讓我們倒回到一個月以前,宋遼聯手攻夏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一個經過長期策劃的陰謀,由於之前大夏帝國的所有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西域戰場,因此對於宋遼兩國自然就放鬆了警惕,直到宋遼兩國進攻的前幾日,沒藏飛雪才接到密報稱宋遼兩國大批陳兵與邊境地區,沒藏飛雪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好,找眾臣前來商議。

最終確定的方案是一面與兩國和談,一面積極備戰;但是派往和談的使臣還沒有出發,戰爭就打響了,宋軍從西起隴西北至晉寧軍分五路向大夏國傳送了猛攻,而遼軍則兵分兩路,東路軍屯兵錦州城外,將大夏帝國的的安東軍堵在關外,西路軍則從析津府出發大舉西征,一時之間宋夏、宋遼邊境地區烽煙四起、戰火連。

公元1086年、秋初;原本歷史上因為伐夏失敗而悲憤致死的宋神宗趙頊,由於李諒祚的蝴蝶效應現在不但沒有死,而且還雄心勃勃準備滅亡大夏帝國;宋神宗並不是盲目的自信,為了這一戰整個大宋帝國已經秘密準備了數十年了,從太祖建立大宋帝國時期起,就將滅亡西夏作為頭等大事;宋神宗即位以後,更是重用王安石等一大批賢臣推行變法,如今的大宋已經不是十幾年的大宋了。

經過王安石變法,大宋的國庫已經十分充盈,大宋的百姓已經過上了更為富足安康的生活;在軍事方面為了準備這場大戰,大宋王朝同樣也是秘密積極備戰,在大別山深處編練了五十萬新軍,同時在關中地區儲存了上千萬石糧草,兵器、箭羽、盔甲無數,這一戰宋神宗壓上了大宋帝國的所櫻

此次伐夏大宋先期共出動了六十萬大軍,其中五十萬新軍和十萬精銳的西軍,宋軍以步兵為主,但是為了剋制夏軍的騎兵作戰方式,宋軍裝備了很多的弓弩和床弩,這對於野戰中的騎兵來絕對是一個大殺器。

宋軍六十萬大軍分五路伐夏:

第一路由張敦禮統帥十萬大軍從隴西出發攻打蘭州、涼州、湟州、西寧府等地,其作戰目的是佔據河湟和涼州,河湟是大夏帝國在南方的重要糧食產地,而涼州則是夏軍主力回國的畢竟之路,只要拿下這兩處地方,就等於斷了大夏帝國的一臂。

第二路大軍由种師道率領,兵力為十五萬,這路大軍從鎮戎軍出發攻打韋州、西平府,其作戰目的是從後路切斷夏軍前線兵馬的糧道,而且在攻到西平府之後,就可以直接威脅大夏帝國的都城興慶府。

第三路大軍由徐禧率領,兵力為十五萬,這路大軍從延安府出發攻打洪州、宥州等地,其目的是殲滅駐守在邊境地區的夏軍,並在這一帶修築城池、營寨,為前線的大軍提供物資轉運,在這些戰略目標達成以後,這一路大軍就會繼續西進參與圍攻興慶府的戰鬥。

第四路大軍由劉昌祚率領,兵力為十萬,這裡大軍從寧晉軍出發一路向西攻打銀州、石州、夏州等地,與第三路大軍在這一帶會師。

第五路大軍由李憲率領,共計十萬大軍,從保德軍出發一路向北攻打寧邊州、東勝州、河清軍、金肅軍、朔州、武州等地,協助遼軍切斷大同軍與大夏國後方的聯絡,其戰略目的是為大宋奪取幽雲十六州的西部地區。

夏軍的五路大軍分工明確、兵力雄厚,只要配合得當橫掃大夏國沒有任何的問題,而且除了這六十萬大軍以外,大宋帝國為了保障這六十萬大軍的後勤供給,還徵調了將近兩百萬民夫為前線大軍運送糧草、兵器、被服等戰略物資,這個時期的大宋軍隊的生活水平,就如同二戰時期的美軍,即便是前線的軍隊也生活的相當滋潤,毫不誇張的宋軍的後勤供給絕對是這個時代最為豐厚的,這一切都源於大宋帝國強大的國力。

宋軍雖然以步兵為主,但是一個月的時間下來推進速度並不慢,當然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夏軍兵力不足,在加上事發突然指揮不當,因此造成了宋軍連戰連捷;一個月的時間下來大夏帝國損失慘重,邊境重鎮接連失守,防線節節敗退,從東南邊境到西平府的路上全都是逃難的難民。

興慶府皇宮議政殿內,皇后沒藏飛雪召見鱗國的幾位重臣,其中包括楚王委哥寧令、行政院使周文泰、軍務院使集辣思義、軍務副使楊守素、司法使高懷正、財務司司長周生財、監察司司長毛懷昌、農田水利司司長諾移賞都;這八人是大夏帝國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一半都是要半截子入土的老傢伙了。

沒藏飛雪坐在李諒祚的龍椅左邊的鳳椅上對眾人道:“諸位大人,你們都是帝國的柱石,如今帝國遭到了遼宋兩國的大舉進攻,本宮雖然已經向陛下求援了,但是陛下的援軍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抵達,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