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亂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取消鹽稅,藍星仙緣傳承系統,狂亂的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歇息的地方是民房,婉容給了二兩銀子,其實就是搭個夥,煮飯燒水之類,本王寧願住帳篷。院子外面搭了三頂帳篷,兩頂供護衛們歇宿,中型帳篷設計有隔間,大約四十平方大小,在甘州時賈緒定製的,兩年多時間難得拿出來一用。 帳篷內春光無限,火焰術加水波術,溫熱的水自半空而來,四女或許有一點羞澀,更多感受是滿足,待遇相當之高。四女輪換著帳篷門簾外站崗放哨,本王嘴裡嘀咕著“動作快一點”,若非夏季一路風塵,捨不得如此浪費靈氣。四女一金三土靈根,水波術與她們無緣,只有小伊、依依和婭才有這樣的本事,她們可不願意浪費靈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閏六月十六的月亮圓又圓,的確是良辰美景,閉目思考關於鹽稅的事,四女的樣子閉著眼睛都清楚。 “仙師君王,完事了!” “你們睡裡間,本王在外間修煉。” “嘻嘻,小青陪著仙師君王。” 帳篷門簾內一左一右,小青和我進入修煉狀態,護衛們自然會輪換著值夜。 大早上喝口熱茶,吃幾塊糕餅,出門在外用不著過於講究。 隋國鹽稅收入,預估五十萬兩銀子左右,以本王所知,遠至西域伊吾池鹽、涼州表氏縣晶鹽,中有益州富世縣井鹽、渝州魚復縣泉鹽不一而足。鹽稅一旦取消,算上商稅,市面售價最多二十文左右;江南一帶如果偷運,只要隋國產量跟得上,只會沖垮他們的製鹽業。大隋的糧食供應,冀州今年或許緊張一些,明年完全沒有問題,幽州、西域和南中人口偏少,對大局的影響有限,藍星隋文帝能夠做到的事情,豈能輸給他。 製作到最終銷售轉手兩次,市面最終售價二十文,商稅每斤能收一文多錢,轉手三次基本上能收一文半。取消鹽稅若能促進產量大增,稅賦收入未見得會大幅減少,心中偏向於取消。 周衝帶來三位東家,一位沙姓,自稱夙沙氏後裔;一位管姓,自稱管仲後裔;一位姜姓,自稱東夷人姜太公後裔,三家居於漂榆有好幾百年。恕我孤陋寡聞,夙沙沒有聽說過,齊相管仲大名鼎鼎,姜子牙更不用說。 “三位東家制鹽辛苦,三家制鹽方法都一樣?” “木公子,大致步驟差不多,但我沙家有獨門秘法,製作的海鹽最好!” “哼!自以為是的獨門秘法,管家先祖齊相,後世人視之為鹽神,口碑傳遍天下,你沙家是否夙沙氏後人存疑。” 話剛說完,沙東家怒不可遏,騰的一下站了起來,旁邊的周衝連忙將其按下。 “長安來的木大人在此,切勿衝動!” 本王問的問題惹了禍,且換一個話題。 “本、本人想購買一批鹽,不知製鹽一次有多少斤?需要多少時間?價格幾何?” “少則四五十萬斤,多則百萬斤,十五天足矣,價格好商量。” “新度量衡?” “木公子來自長安,自然是新度量衡。” 姜東家四十來歲,看起來年齡最長,說話慢條斯理。本王聽罷他的話,心裡卻是一驚,燕郡海鹽年產千萬斤以上,即便三家產量最大,每家不過煮海為鹽四五次。如此一來只有兩種可能:其一,大量鹽稅漏交,前朝的事倒也無所謂;其二,鹽價高昂,生產能力沒有被充分挖掘;或許有其三,兩者兼而有之。 “價格好商量是多少,總得有個大概。” “木公子需要多少?” “保底千萬斤以上。” 姜東家沉吟不語。 “鹽稅不需要你們管” “九文。” 沙東家率先說話,年輕一些有些沉不住氣,姜東家不屑地看了他一眼。 “朝廷收購價不會超過十文,九文也好,八文也罷,全年一億斤能否提供?” 三人目瞪口呆,說明一億斤的量,大大超出他們如今的產量極限。 “木公子,你說的是真的?” 沉穩的姜東家問了一句。 “八九十萬兩銀子,難道朝廷給不出來?” 反問中帶著威嚴和責備,三人嚇了一跳,才看到旁邊的周衝,一直畢恭畢敬站著,總算回過味來,眼前的木公子是大人物。 “周衝,找個凳子坐著,要不去找周強敘敘舊。” “木公子,小人去帳篷邊候著。” 周衝如釋重負走出院子。 “木公子,鄙人說句實話,我們三家頂天一年兩千萬斤;若是一億斤的話,即使招收大量人手,恐怕也難以滿足。” 哎!海鹽比其它種類的鹽,的確更容易擴大產量,弱點在於有季節性,南方的情況會好上許多,漂榆今年最多還能曬兩次鹽。每人每年4斤鹽,大隋鹽的需求至少6000萬斤左右,一億斤只想看看他們的潛力,新建海煮鹽場不是說有就有的。直屬軍對肉食的需求,家畜養殖興起後,醃肉要耗費大量的鹽;隋國疆域擴大,戶籍登記人口增加,人口繁衍等等,鹽的需求會逐步增加。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王者歸來

無雙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