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亂的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完成朱提段五尺道,藍星仙緣傳承系統,狂亂的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球術燒穿山體,至少需要使用八百次,加上恢復靈氣的時間,每天最多能用三十次,差不多需要三十天,還可能造成山體坍塌,方法不可取。現有術法,只能用火焰術切割,利用倉庫功能,搬運巨石。 直接在山壁上切割,很可能造成山岩垮塌,掉落的巨大山岩,倉庫無法容納,造成河道堵塞,最終還是需要火焰術切割後,利用倉庫搬運到其它地方。 積薪燒巖是笨法子,火焰術切割同樣是笨法子,把山體切割成巨石,愚公移山,山體由大變小,最後消失,方法雖然笨,但是最有效。默默計算,至少二十萬方以上,倉庫需要搬運一百多次,最多四五天就能完成,關鍵要找到處置巨石的地方。 繼續溯江飛行,朱提江由東流轉而向北,仍處於峽谷之中;兩岸山勢漸弱,山道狹窄處,峭壁的高度和長度大幅減少,處理起來並不困難。按照鍾縣令的介紹,這一帶屬於絳雲露山邊緣,再往前就能看到瀘水。 五尺道邊有一小鎮,位於朱提江西岸,馬幫、行商駐足者眾多。降落後打聽,這裡名叫鹽津鎮,據傳,當初積薪燒巖,就是從這裡起始。沒有理會眾人的議論,繼續馭空飛行,前方河流寬闊平緩,河寬基本在百米以上,少見到山道狹窄處。後面兩百餘里,大體情形都如此,時不時有小鎮出現,直至看到朱提江,匯入一條大河,這就是瀘水,長江的上游。 南岸是一座傍水縣城,名叫烏蒙,莫非絳雲露山,就是烏蒙山?處置巨石的地點,大約已經確定,沿途不少河段適合,只是不能完全連成一體,中間時有斷續。七百里的五尺道朱提段,算是全部巡視完一遍,天已入黑,先返回朱提城,明日一早繼續開工。 新的一天,繼續充當熟練苦力工,馭劍臨立半空,火焰術切割,從上到下,百米峭壁逐漸被削掉。峭壁向朱提江方向傾斜,需要比預計的,切割更多山岩,才能保證下方安全。足足六天時間,四百米長的百米峭壁消失,又花了半天時間,清理山道,這一段短短的五尺道,終於天塹變通途。 “仙人,能否為我等行商修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朱提江段五尺道,分佈於江兩岸,中間需要換一次擺渡船。一聲仙人稱呼,讓本王很為難,不是不願意幫忙,實在不知道應該怎麼修橋。 “可有具體良策?” “仙人運巨石於水中,間隔五十步至八十步,我等自會請工匠搭建鐵索,鋪木板過之。” 當即請教一番,江面寬度、江水深度、水流大小、橋墩尺寸、如何固定鐵鏈,需要多方考慮到,還不能影響江中行船。 “附近可有擅修橋者?” “仙人稍等!” 圍觀行商,有人奔向附近小鎮,一會兒領來兩個漢子,一個壯年一個青年。 “仙人,小人魏大壯,這是小人的兒子柱子,鄉野中石橋,我父子倆倒是修過幾座,跨朱提江的大橋,想都不敢想,小人只能說上兩句,還請仙人做主。” “有經驗總是好的,眾位若有興趣,不妨前往一試?” 巡視時見到過擺渡處,離此不過四十里,光門出現,膽子大的,紛紛跑進光門,轉眼來到擺渡處。 此處河面,寬不過百步,以煉器術熔鍊的鋼,堅韌度非比尋常,完全可以直接固定到兩岸巨石上。 馭空而起,前往尋找堅硬的山岩,火焰術切割成“U”型。底座長二十米,整體高五米,厚五米,放置在兩側的河岸邊,超過千噸的重量,很笨重,但心裡感到很踏實。“U”型正中間切割掉寬五米,高一米五的山石,兩側的立柱,寬七米五,高同樣是一米五。 “仙人,兩側鐵鏈莫非要固定在立柱上?” 魏大壯問道。 “對!你看看兩側需要多少根鐵鏈,下面又需要多少根?” “小人覺得兩側各三根,下面要密一點,恐怕需要九根。” 使用鋼鏈還是鋼索,著實猶豫一陣,最後還是選擇鋼鏈,關鍵是不清楚鋼索具體如何製作。 火焰術,控制靈力,將巨石上十五個標註的位置,逐一穿孔,立柱後方,切割掉五十公分厚度,這裡用於固定住鋼鏈。 煉器術熟練工,開始幹活。 固定鋼鏈的六根鋼棒,四根一米六長,三處小分叉,兩根六米長,九處小分叉。 接著煉製最麻煩的鋼鏈,長度只能估摸著來。 十五公分長的小鋼棒,彎曲成圈後,只有大約五公分長度,一根鋼鏈,需要煉製大約一千四百個左右,算上連線鋼圈的時間,花費本王兩刻鐘。 九根鋼鏈完成後,使用御器術,穿過孔洞,固定在兩岸六米長的鋼棒上,鋼鏈比鐵鏈細,效果卻優於鐵鏈。 “天色已晚,今天恐怕完不成,你們回去好好想想,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明日一大早我來接你們。” 眾人有些依依不捨,橫空出世,跨越兩岸的九根鋼鏈,預示著生活的變化。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