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
HX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11),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HX天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說顧鼎臣是個著名的宿儒,文章學問在朝臣中無人能及,嘉靖對其經筵青睞異常,講筵時間最久,受知遇最深,一時君臣相得,勉勵褒獎不一而足。
嘉靖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聖上奉安先聖先師神位於文華殿之東室,行釋菜禮,特命內閣輔臣及顧鼎臣等十一人瞻拜,復召至西室,親授天語期勉,賜茶而退。繼又頒聖諭:令十臣各敷陳經義關切於君德治道者以獻。
嘉靖御文華殿西室,諭大學士張璁:“卿可示桂萼、翟鑾、李時、縉紳、鼎臣、孔暉、夏言等十臣各以經書大旨一章講解之,尤要文修之實,啟沃之誠,切於身心,政事風俗民情為目前緊要者來陳。勿相通謀,人各自獻其誠,庶不負朕望。”
幾天後諸臣乃各自撰寫講義進講。這十位朝臣都是嘉靖的股肱之臣,要其進講經筵,其實是對他們的又一次考核。
顧鼎臣撰寫的《中庸首章講義》首先在文華殿開講。
顧鼎臣對朱熹的《中庸章句》的講解非常通俗易懂,而且將某些深奧的古語改為淺顯易懂的口語,並對過於簡略之處加以具體深入地闡述。顧鼎臣進講經典不喜歡照本宣科,而是對經典進行透徹的分析研究,並且加以充分發揮。
朱熹所講“正心”的目的是“達到學問之極功,聖人之能事”,而顧鼎臣認為“正心”的目的是“做明君,得賢臣,運天下於掌中”。
朱熹所說的聖人是生而知之者,與其做一個高不可攀的聖人,不如做一個足智多謀的明君。
嘉靖聽講後的評價是;“推言人君,致治期臻,聖神功化之極,不可安於小康”。
顧鼎臣在翰林院講官的考核中再次奪魁,再次得到嘉靖的褒獎,擢升為副總裁官,太常寺少卿兼侍讀。
顧府上下歡天喜地,舉行家宴慶祝。
顧履方舉杯祝酒道:“看起來嘉靖如今最信任的是父親和夏言兩人了,我看你們兩人遲早都會進入內閣。”
文昌君和顧擷岡都說:“夏言野心很大,一旦大權在握,就會獨斷專行,義父你得小心提防。”
顧鼎臣說:“其實我也不想進入內閣,那是個爭權奪利的是非之地,弄得不好,爭鬥得你死我活,身敗名裂,甚至反誤了卿卿性命。如果真是到了那種田地,我肯定會激流勇退,踏踏實實地做些利國利民的實事。”
顧擷岡和文昌君齊聲贊成道:“義父志高存遠,做高官是為做大事的,如若不能,不如辭去,做個神仙。”
顧鼎臣感慨萬端,吟詠了他以往所作《示子孫二首》:
雖雲壽夭總繇天,
古有長生是學仙。
我亦曾聞古仙語,
存心積德定延年。
顧履方說:”我記得父親作過《玉山小閣孤坐二首》:
乾坤落落許浮名,
高閣憑虛思杳冥。
分付江豚莫吹浪,
風波眼底幾曾平。
金山絕頂此孤亭,
昔日飛遊攝太清。
無限高懷逐明月,
夜深吹笛洞龍驚。
兄弟仨人讚歎不已,說當年義父是志得意滿,豪情滿懷,如今雖然已是子孫滿堂,但是老驥伏櫪,定能再成就一番千秋功業。他們合作畫了一幅仙源圖,祝願義父長命百歲,壽比南山。
顧鼎臣題詩曰:
仙家寂寞洞門閒,
鶴伴孤雲去復還。
只有桃花留不往,
遠隨流水到人間。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