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章 顧鼎臣詩文集選編(55),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HX天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旨,喻,詔,制,誥,策,疏,表的區別

旨,喻,詔,制,誥,策,疏,表的區別在有關古典文學中有詳細解釋,現摘錄其中之一,以作參考: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淵嘿黼扆,而響盈四表,其唯詔策乎!昔軒轅唐虞,同稱為“命”。命之為義,制性之本也。其在三代,事兼誥誓。誓以訓戎,誥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錫胤。《易》之《姤》象∶“後以施命誥四方。”誥命動民,若天下之有風矣。降及七國,並稱曰“令”。令者,使也。

秦並天下,改命曰制。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策者,簡也。制者,裁也。詔者,告也。敕者,正也。

《詩》雲“畏此簡書”,《易》稱“君子以制數度”,《禮》稱“明神之詔”,《書》稱“敕天之命”,並本經典以立名目。遠詔近命,習秦制也。《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群后。虞重納言,周貴喉舌,故兩漢詔誥,職在尚書。王言之大,動入史策,其出如綍,不反若汗。是以淮南有英才,武帝使相如視草;隴右多文士,光武加意於書辭:豈直取美當時,亦敬慎來葉矣。

由此可見,皇帝的聖旨因具體內容的不同,所命令的部門和官階不同而有所區別。演變到明朝,皇帝的聖旨主要分為“詔曰、制曰、敕曰”三種:“詔曰”是詔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須佈告天下臣民的,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制曰”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時使用的。凡是聖旨中表達皇恩浩蕩時,都以“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而對於級別較低的官員,通常用”敕曰“。

而“制詔”、“諭”、“奏”的區別又是什麼?“制詔”指的是:皇帝的命令,通常指經中書門下透過的聖旨。也指官職,對中書舍人,往往敬稱“制詔”。“諭”指的是:帝王直接通告人民。類似告訴,如曉諭群臣。“奏”指的是:臣子對皇帝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如奏摺,奏疏,奏本,奏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