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7)
HX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7),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HX天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到南昌,文昌君和顧擷岡乘寧王朱宸濠籌辦壽辰慶典,王府忙作一團之際,偵查到了劉貴人藏匿住所。夜間他們飛簷走壁來到她住所屋簷,看見裡面有一個美貌女子正陪同劉貴人聊天,不便動手,只得暫且潛伏到後花園等待。
一個時辰後見有一人離開了,就往屋裡吹迷魂藥,稍等片刻見她已經被迷倒,於是潛入屋裡用包袱將她揹負到客棧。開啟包袱一看卻不是劉貴人,而是另一個美人。
那美人說:“我是揚州青樓花魁雪蓮花,也是被淫僧誘拐到寧王府的。我和劉貴人情同姐妹,經常到她房間聊天。昨夜寧王召她去侍寢,我卻被你們迷暈後背負出王府了。”
第二天夜裡他們又潛入寧王府。只見寧王府裡因為丟失了雪蓮花後加強了警備,劉貴人已被轉移到密室中了。萬般無奈,他們只好用雪蓮花頂替,再說她一點也不比劉貴人遜色。
正當他們打算離開南昌之時,在江西巡撫衙門外面遇到了王守仁養女韓玉蓮。顧擷岡見到久違的情人女扮男裝成書童模樣,驚詫道:“你不是跟隨養父王守仁到貴州龍揚去了,怎麼會在江西南昌?你急匆匆地要往哪裡去?”韓玉蓮嘆息道:“真是一言難盡!你們怎麼也到南昌來了?”
文昌君說:“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到我們住的客棧去詳談吧。”
仨人來到客棧包租的二樓客房,文昌君叫店小二送了一桌酒菜上來,邊飲酒邊敘舊。
原來韓玉蓮跟隨養父歷盡千辛萬苦來到貴州龍場驛站上任,誰料想那個地方是發配犯人的蠻荒之地,所謂龍場是指龍棲居之場所,你想只有龍才能居住的地方,人類怎麼生存?驛站只有一名老驛丞,連一個驛卒也沒有,窮鄉僻壤,荒無人煙,當地只有流放的犯人和土著的苗人。
王守仁沒有被惡劣的生態環境所嚇倒,他們自己動手修建房舍,開荒種地,到深山老林找到苗人,勸說他們遷居到龍場,還開辦書院,教龍場人讀書識字。
王守仁繼續堅持不渝地走他的聖賢之路,他每天除了公務、教書外,就在他特製的石槨中“格物窮理”。他終於悟出了一條真理:“心即理也”。人人都有七情六慾,可稱之為“人慾”。“人慾”在哪裡?就在人的心中。而那些貪得無厭者,不擇手段地追求榮華富貴,名利權勢,是因為他們心中的“人慾”惡性膨脹了。那麼制約“人慾”的“天理”何在?“天理”也在人的心中!“心即理也”。他終於明白:“天理即人慾”,要治理天下,必須“存天理,去人慾”,這就是他苦苦探索的聖賢之道。
當時佔統治地位的程朱學派的“理學”,主張“理在心外”,理必須由聖人來制定。而王守仁則主張“理在心內”,理不是聖人能制定的。王守仁把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這種“天理”稱之為“良知”,他主張人人都要“致良知”。王守仁創立的“理在心內”的學說稱之為“心學”,也叫“王學”。王學是程朱理學的反對派,在反對傳統觀念束縛,啟發人們大膽創新思想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王守仁在貴州龍場的三年之中,到處講學,在湘黔有許多他的弟子和追隨者,在明朝哲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但是也遭到程朱學派的反對,甚至被統治者視為“異端之尤”。
王守仁的“王學”誕生於窮山惡水的夜郎之國,但是它的智慧光芒照耀天下,成為與孔子、孟子、朱子並列的哲學家。
韓玉蓮感嘆道:“在貴州龍場的那些日子,雖然過著清貧的生活,卻過得十分充實,自己開荒種地,在書院教書,陪同養父到湘黔各地講學,跟弟子們辯論心學,為養父的著作抄寫書稿。”
她即興撫琴詠唱了王守成譜寫的詩詞:
客行日日萬鋒頭,山水南來亦勝遊。
布穀鳥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蠻煙喜過青揚癉,鄉思愁經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萬里,五雲天北是神州。”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