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8)
HX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8),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HX天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看嘉靖皇帝登基後,與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頭目的朝臣們因為禮儀、名分爭鬥博弈,朝廷上整天亂哄哄的,兄弟倆開始思考今後前程。
顧擷岡說:“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是嘉靖皇帝執政,楊廷和專權,皇帝與權臣搏鬥得不可開交,我不想再當什麼御前護衛官了,馬上去拜王守仁伯父為師傅,苦心研讀四書五經、治國策論,準備參加會試、殿試,至少考個二甲進士,混個京官噹噹,這樣就能親身參與朝政了。”
文昌君說:“二弟說得對,我們從此閉門讀書,只要肯下功夫,相信我們兄弟倆在仕途上一定能一帆風順,步步高昇。”
義父非常支援兄弟倆參加科舉考試,勉勵道:“我看你們兄弟倆天生聰慧,拜王守仁為師,有他精心指導,雖說不能保證考取一甲狀元、榜眼、探花,但是會試、殿試必定能榜上有名,考個二甲進士應該不成問題。”
嘉靖二年,王守仁的弟子、刑部主事張璁和桂萼引經據典寫了一篇有關皇室禮儀的奏摺,上書嘉靖皇帝,原先內閣定的興獻帝、興獻後不合適,應當重新議定。文章引經據典,完合合乎儒家倫理道德,無可厚非,無從批駁,嘉靖皇帝如獲至寶。
出人意料的是,楊廷和閱後不置可否,也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只請求皇上准予他致仕。嘉靖皇帝這次並沒有挽留,群臣中也沒有人反對,楊廷和灰溜溜地告老還鄉了。第三回合,楊廷和以退為進,暫時以失敗告終。
顧擷岡說:“所謂東順門有刑事豁免權,起始於正統十四年八月,瓦剌俘英宗朱祈鎮北去,皇太后命朱祈鎮弟弟朱祈鈺總理朝政,群臣要求誅殺專權的宦官王振死黨,並在左順門當場擊斃其死黨馬順。一時朝廷大亂,兵部尚書于謙勸說刑部官吏,馬順罪該萬死,打死馬順者無罪,於是刑部統統免於追究刑事責任。從此左順門成了打死奸佞小人可以不用償命的場所,只要朝廷出了人所共誅的奸佞小人,往往就在左順門將其擊斃,刑部照例不予追究,一律無罪釋放。後來發展到有人到東順門跪拜,高喊哭罵奸臣,也無人管束。”
文昌君說:“楊廷和的掛冠離任卻在他的兒子、翰林院學士楊慎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楊慎夥同一批同黨,千方百計想在東順門棒殺張璁和桂萼這兩個冤家對頭,他要為父報仇雪恨,為大禮儀之爭,孤注一搏。”
顧鼎臣說:“楊廷和的兒子楊慎雖然才高八斗,據說他考中狀元是因為主考官李東陽事先洩漏了考題。他冤恨張璁和桂萼在嘉靖皇帝面前告他父親的黑狀,所以他想出了一個惡毒的計謀,在有刑事豁免權的東順門對張璁和桂萼痛下殺手。幸好張璁和桂萼預知楊慎的險惡用心,走旁門右道進出宮門,逃過了劫難。我看在東順門必將有一場血雨腥風的殘酷爭鬥。”
顧擷岡經過會試、殿試考上了二甲第五名進士,文昌君考上二甲第八名進士。他們秘密調查閱卷和錄取內幕,發現主考官受賄賂後,將他們從一甲第一名和第三名排擠到了二甲第五名和第八名。他們因此沒有當上庶吉士,也沒有進翰林院,兩人都做了京官,顧擷岡任吏部主事,文昌君任戶部主事。
義父顧鼎臣告誡他們:“楊廷和在內閣專權,強制要求嘉靖皇帝改稱他的親生父親為皇叔考,親生母親為皇叔後,這不合乎禮制和人性、倫理,但是在禮儀和名分的爭鬥中,皇上登基伊始還處於弱勢,只能忍氣吞聲。
張璁寫的那個有關皇室禮儀的奏摺是我暗地裡幫他收集整理材料的,奏摺寫得合理合法,無可非議,楊廷和再也無法胡攪蠻纏了。看上去只是在稱謂上的一個‘皇’字爭來鬥去,實際上是權力的爭鬥。張璁的奏摺所以能夠擊敗強勢的楊廷和姦黨,因為倫理道德在我們這邊。
楊廷和以退為進,告老回鄉了,但是他的兒子楊慎不會善罷甘休,看情勢,皇上與楊慎之間必有一場惡鬥。嘉靖皇帝如今已經站穩腳跟,必將鐵腕出擊,我勸你們不要參與到這場皇帝與內閣權臣的大禮儀爭鬥中去。”
果然不出顧鼎臣所料,嘉靖三年四月,嘉靖皇帝朱厚熜下諭旨,尊稱自己親生父親為興獻皇帝,親生母親為本生聖母章聖皇太后,孝宗皇帝為皇伯考,孝宗皇后為皇伯母。”七月又把“本生”兩字去掉。諭旨傳下,群臣譁然。
楊廷和的兒子、翰林院學士楊慎怒衝衝煽風點火道:“皇上如把自己的生父尊為皇考,這樣孝宗皇帝就未免絕嗣了。臣等站立朝廷,這個大禮儀不可不爭。朝廷養士千日,仗義執言,當在今朝。”
於是以翰林院學士楊慎、吏部侍郎何孟春為首的八人,夥同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