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天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4),穿越時空尋訪明朝救時良相顧鼎臣,HX天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鼎臣:“你們仨兄弟分析研究得都很仔細。你們看仇英畫卷末端出現虛構的人間仙境。正是‘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這仙境中的人物可以乘坐龍舟與塵世間相銜接,其豐富多彩的想象力比張澤賭畫要略勝一籌。仇英,字實文,號十洲,太倉人,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吳門四家‘。

其實在這四家中,仇英算是個晚輩。他出身貧寒,起初是個彩繪漆工,後來師從周臣學畫,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功底,並得到沈周、文徵明和唐寅的點撥和器重。仇英在鑑藏家項元汴和週六觀家中見識並臨摹創作了大量古代名作精品,逐漸躋身吳門四家行粒

仇英繪畫藝術全面精湛,風格多樣,專工山水、人物、花鳥,尤其擅長摹仿古畫,是一位出身低微,才藝超群的職業畫家。”

顧擷岡:“仇英的蘇州版《清明上河圖》可以與張擇賭汴梁版的《清明上河圖》相媲美,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我恐怕日後嚴嵩、嚴世蕃父子執掌內閣後,會憑藉權勢來強行索取,不如我們去請南京夫子廟文物古玩商店的趙沐陽和梅子來北京,一是讓他們店的畫工做個錦盒,可以永久妥善收藏,二是他們店的畫師是一位臨摹仿作名畫的高手,讓他來給這兩幅畫各複製一份仿本。今後一旦嚴嵩、嚴世蕃父子來強行索要時,將仿本交給他們。”

文昌君和顧履方齊聲道:“此計甚妙,未雨綢繆,早作防備為上策。”

顧鼎臣坦然道:“只要我還在人世,是決不會讓嚴嵩、嚴世蕃父子以勢壓人,強行索走此畫的。不過要是我過世之後,後輩生就很難抵禦這對奸佞父子了。”

不久文昌君和顧擷岡到南京吏部和戶部出公差,順便到夫子廟去看望趙沐陽和梅子,把顧鼎臣家得到張澤端和仇英的《清明上河圖》,想請他們店裡的畫師去北京鑑定並仿作這二幅畫的意思了一下。

趙沐陽和梅子高欣:“顧閣老和文昌君是趙沐陽和梅子的救命恩人,我們早就想去北京拜謝你們了。這次正好一舉二得,我們收拾一下行李就跟你們去北京。”

趙沐陽和梅子見了顧鼎臣跪拜道:“顧閣老是沐陽的救命恩人,要不是當年你出手相救,沐陽早就暴屍荒野了。昌君兄又救了梅子,昌君和擷岡兄千方百計讓沐陽和梅子結為連理,如今我們已經子孫滿堂,這都是託閣老和兩位兄長的福。今我們把畫師帶來了,他是鑑定古畫的行家,鑑定過許多名畫古董。”

經過畫師仔細鑑定,這幅張澤賭《清明上河圖》九成是正品,即使是仿作,也是高模擬的,仍然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趙沐陽和梅子贈送顧鼎臣父子江南織造局織造的三匹雲錦和蘇州織造局織造的五匹絲綢錦緞,老夫人看後讚歎不已;“這些織品都是皇家貢品,市面上很難買到。”

畫師在顧家花了二個月時間製作了張澤端和仇英《清明上河圖》的仿製作品,仿作可與正品相媲美,一般鑑定師也很難辨別真假。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初四,章聖皇太后去世,嘉靖皇帝在如何安葬親生母親這件重大決策上有點猶豫不決。嘉靖生父葬在安陸府鍾祥,其梓宮稱為顯陵,安陸府已在嘉靖十年升格為承府。

嘉靖皇帝召叢集臣商議:到底是把顯陵北遷至京師,還是把生母梓宮南祔至顯陵?武定侯郭勳、大學士夏言主張其母蔣太后梓宮南祔至承府,與其父合葬於顯陵。

武英殿大學士顧鼎臣也上疏皇上“議勤聖駕,親奉聖母梓宮南行,合葬顯陵,此乃聖人之大孝。”

而直隸巡按御史陳讓主張“奉睿宗皇帝遺衣冠與章聖皇太后合葬於裕山。又以章聖皇太后遺冠帔奉以合葬於顯陵。”

睿宗皇帝是嘉靖皇帝后來給生父定下的廟號,陳讓主張在裕山和顯陵各將其親生父母的遺衣冠帔合葬。

嘉靖皇帝認為這些朝臣的意見都有其一定的道理,自己卻不知道怎麼辦?他決定親自到大裕山視察,回來後萌生了要把慈宮南祔的念頭,但是仍然搖擺不定。

禮部尚書嚴嵩建議,先派重臣到顯陵視察後再作決定。嘉靖皇帝派錦衣衛指揮趙俊星夜趕赴顯陵視察,開啟顯陵玄宮後發現地宮滲透有水,儲存較差。於是引起了嘉靖皇帝的擔憂,決定南巡承府,親奉聖母梓宮南行,合葬顯陵。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