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韻隨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敢和皇帝要官的人,經濟大清,筆韻隨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熙三十年正月初五
暢春園無逸齋。無逸齋的意思就是要無逸,不閒著,不貪玩,不貪圖享樂,自康熙帝即位以來,這裡就成了讓皇子們讀書學習的地方。
此時正是辰時末刻,眾位阿哥們已經在這裡讀書已經兩個多時辰了。
李光地在皇子的書桌之間來回走動,手中捧著一本《孟子》,正在講學;這位曾經幫助康熙帝收復臺灣的功臣,如今擔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兼責眾皇子的學業。
“齊人伐燕,取之。諸侯將謀救燕。宣王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於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李光地一邊高聲朗誦,一邊觀察眾皇子的變現:皇長子和皇太子若有所思;皇三子微微點頭;皇四子面如止水;皇五子眉頭稍皺。
李光地剛要開口詢問皇五子是否有什麼疑惑,目光一轉,看到了趴在桌子上流口水的皇六子——胤祚(yinzuo)。
“六阿哥,麻煩您告訴老臣,剛剛這段話作何解啊?”李光地停下腳步,站在胤祚的書桌前,朗聲說道。
無逸齋裡的其他皇子們也都悄悄側過頭去,嘴角都若有若無的掛著笑意。
“六阿哥!”見胤祚還在呼呼大睡,李光地又高喊了一聲。
“啊?”胤祚驚醒,立刻擦掉口水,正襟危坐,睡眼惺忪的隨意捧起一本書,做讀書入神狀。
“六弟,李師父叫你呢。”坐的離胤祚較近的五阿哥低聲提醒道。
“哦……”胤祚心中暗叫不好,低著頭站了起來。
“六阿哥,老臣剛剛問您,孟子所言作何解啊?”
胤祚還沒清醒,加上被老師逮個正著,心裡一慌,竟然脫口而出:“哪個孟子?”
一聽這話,五個皇子們差點笑岔了氣,又苦於不敢再課堂上笑出聲,一個個憋的成了臉都紅了,真是好不辛苦。
“李師父,弟子錯了,請李師父責罰。”胤祚硬著頭皮說道,雖然口中說著責罰,但他心中清楚,自己身為皇子,李光地最重也就罰自己一個站著聽課,這對於前世做了十五年的“壞學生”的胤祚來講,簡直不知提一提。
“唉……罷了,六阿哥坐下吧。”李光地嘆了口氣又叫胤祚坐下了。
胤祚心裡清楚,這是李師父對他心灰意冷,不願再加責罰了。前世的他對於老師們的這種表現早已司空見慣了。
“……書曰:‘湯一徵,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徵,西夷怨;南面而徵,北狄怨……”李光地轉過身去,似是不願再看胤祚一眼,又繼續講課了。
胤祚落座,眾皇子們見沒有好心看了,也都收回了目光。
李光地的聲音還在無逸齋裡飄蕩,同樣飄蕩的還有胤祚的思緒。
胤祚想到了前世的高中課堂,別的同學都在刻苦用功,就自己望著窗外的雲捲雲舒,那時他還不叫胤祚,甚至連這兩個字讀什麼都不知道,高考後他考上了一個二流學校學習會計,又在大學課堂裡發了四年呆,畢業後他進入了審計行業,做審計民工,二十多年一路走來到也算平平安安,直到26歲的一次加班,他在連續加班了53個小時後,終於倒在了鍵盤上,一睡不醒……
當他再次睜開雙眼的時候,就變成了胤祚,一個六歲的小娃娃,大清帝國的皇六子,皇阿瑪最不喜歡的孩子……
當他清醒的那一刻,給他把脈的那位老太醫差點高興的背過氣去。
太醫說,他能活過來是一個奇蹟,是皇恩浩蕩,是上天賜福,是皇上多子多福,大清永世傳承的祥瑞之兆。
他當時聽了這話驚得又暈倒在床上,昏迷前的唯一一個念頭就是:老子歷史不好啊……
從六歲到十六歲,這十年對胤祚來說,是痛苦無比的十年。每天寅時初刻,也就半夜3點多,胤祚就要準備去無逸齋讀書,一直到學習到酉時末刻,才能回宮裡的住處,每天的學習內容包括經史子集等漢家儒學,也包括漢、蒙、滿等各族語言,還包括騎馬射箭等武藝,每天到住處後都是腰痠背痛,矇頭就睡。
可怕的是這種地獄式的學習一年要進行360天,每年只有元旦、端午、中秋、自己和皇阿瑪的生辰五天才能放假。
託前世應試教育的福,胤祚學了十年,終於成了眾皇子中學業最差的一個……
胤祚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估摸著早朝應該結束了,每天這個時候,康熙皇帝下了朝都會來檢查眾皇子的學業。
所以,胤祚連忙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