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韻隨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二章 二月,風起雲湧,經濟大清,筆韻隨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濟州島海寇對大清來說,只是山賊流寇,派遣水師,甚至不能算是出征,只能算是剿匪。
這樣一件小事,影響不到康熙的南巡大計。
二月初十,南巡起鑾,出永定門,三千前鋒營騎兵開道,而後是舉著肅靜迴避還有龍旗的太監宮女,再後是一千身著明黃色號衣騎在棕馬之上的禁軍侍衛,所有人衣著華麗,步伐一致,連馬匹毛色都一模一樣,氣派十足。
康熙身著玄青色龍袍,騎在高頭白馬之上,後有侍衛舉著華蓋,再後八名騎兵排成一線護衛康熙,八名騎士身穿八色八旗棉甲,手摁刀柄,威風凜凜。
沿路旁有輿車大象,皆盛裝華麗,而後是皇子及隨行大臣,車馬營帳等,隊伍最後是三千善撲營、護軍營,皆為步軍,步伐整齊,進退有度。
在護城河兩側,按品級整整齊齊的站滿了文武百官,為康熙護行。
康熙依仗從京城永定門一直延續到南苑行宮,綿延數十里,如神龍一般,見首不見尾。
皇子們在康熙身後二十步,排成一排,縱馬並行,跟著隊伍緩緩出了永定門,待走出了一里路,胤祚馬上回身凝望,只見天色陰沉,永定門高聳的城樓也隱沒在氤氳霧氣之中。
南巡隊伍的第一站便是南苑行宮,在那裡隊伍會再行修整,去掉大象輿車之類的儀仗,輕裝簡行,直奔濟南府。
……
就在整個直隸都將關注著康熙的南巡隊伍之時,施琅親點直隸水師戰船二十艘,舢板五百餘,水師三千人,由天津港駛向茫茫大海。
在齊齊哈爾,戴梓受爆米花機器的啟發,研製了一種螺旋式的炮閂,可以使火炮後膛裝填,古大成得知喜極而泣,神威三的研製又被提上日程。
在哈密,巴海麾下六千新軍已踏上了往京城的道路,在隊伍正中,運著一輛靈車,由十餘名士兵嚴加看管,策妄阿拉布坦的屍首躺在其中,雙眼望天,眼珠已渾濁,死不瞑目,胸口一支蒙古戰箭分外顯眼。
在揚州,今年春暖,瘦湖畔已有早開的大團瓊花。然而,徽商們並不看花一眼,從華貴的馬車上下來,便湧入柳府之中,一個個愁眉緊鎖,柳府上空陰雲密佈。
在京城,阿依慕倚門而望,看向城南,康熙儀仗已消失在城門之外,彩裳一旁開解,阿依慕嘆了口氣,一手扶著肚子,返回府中。
在京郊,靜流寺木魚聲停,小沙彌跑入大雄寶殿,報告康熙儀仗動向,老邁的主持睜開雙眸,雙手合十,高頌佛號,眼中寒光四射。
在西湖白堤,攜家人出遊的索額圖抬首北望,而在躺椅上賞漫天桃花的納蘭明珠心有所感,放下茶盞,望向南方。
二月,大清各地,寒冬已過,春意漸濃,方才風停雪歇,卻又風起雲湧。
湖南茶陵,一場春雨驟臨。
為知縣墾荒的數百青壯們被淋了個透心涼,雨水越下越大,青壯們頂著雨水在田地中耕田,雨水模糊了視線,不少人滑到在田中,濺了一身泥巴。
不遠處的屋簷下,知縣的兩撇鼠須氣的一抖一抖,大怒起身,指著青壯們道:“別以為下雨了就能偷懶,耕不完這片田,誰都別想回去春耕,誤了農時,都是你們自找!”
青壯們沒人答話,只是手上的動作略微快了些。
“一群臭泥腿子!”知縣恨聲道。
茶陵縣共有陳、吳兩個大姓,兩姓的族長也俱在此處,田中勞作的也多是兩姓的後輩。
見知縣生氣,陳氏族長起身,顫巍巍的拱手道:“知縣老爺請息怒,這外面疾風驟雨的,青壯們難以耕田不說,淋久了雨也容易得病,不妨讓大夥避避雨,等雨停了再……”
知縣還未說話,師爺先跳了出來,指著陳氏族長的鼻子道:“放肆!你們陳氏拖欠朝廷銀響上千兩,若不是知縣大人擔著,爾等刁民,早就被拉倒菜市口處斬了,哪能容你們活到今日?如今讓你們青壯出些力氣都不願,眼裡可還有知縣大人嗎?”
陳氏族長只得低聲下氣的道:“黃師爺教訓的是。”
黃師爺冷哼一聲,端起一盞茶,弓著腰,雙手捧給知縣道:“大人請用茶。”
“嗯。”知縣對黃師爺狗腿子的態度十分受用,接過茶碗美美的啜了一口。
“上任縣令將糧餉都收到了十年之後了……”吳氏族長不瞞的小聲道。
知縣邊喝茶,便看著遠處青壯幹活,在茶陵這一畝三分地,他就是土皇帝一般的人物,因為上任知縣搜刮了大量的民脂民膏,此地已貧困已極,仕途升遷已沒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