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十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9章 鈾元素的終極提純(科普章 不喜可跳訂),科技巫師,孫二十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提前說明:本章涉及到的相關知識,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網、對外公開資料。

……

李察閱讀,目光在書頁上移動。

“鈾235提純的第一種方法,是電磁分離法,利用質譜儀的原理進行同位素分離。

其中質譜儀是實驗室用來分析帶電粒子質量的一種儀器,能夠讓質量不同而帶電量相同的粒子,進入磁場發生偏轉的半徑不同,從而分離。

詳細解釋的話,那就是粒子以速度v進入磁場(假設朝上),帶正電荷粒子運動所產生的磁場磁力線沿運動方向的左邊朝上、右邊朝下。因而運動帶電粒子左邊的磁場被加強,右邊的磁場被減弱,形成一個磁場梯度,產生一個從左向右推的磁壓力。

這個力與速度方向垂直,雖然不能改變運動帶電粒子速度值的大小,但是卻能改變粒子運動的方向,形成一個向心力。

又因為磁場是均勻的,對運動帶電粒子產生的磁壓力處處相等,所以使運動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作勻速圓周運動。

按照電磁學公式,可知,磁場的作用力等於qBv,向心加速度等於v2R。

所以,能匯出:qBv=Mv2R→qBR=Mv。

公式中,q為粒子電量,v為粒子運動速度,M為粒子質量,B為磁感應強度,R為粒子作圓周運動的偏轉半徑。

又因為粒子電量q、磁感應強度B都是確定的,由此運動粒子的動量與偏轉半徑成正比。

帶相同電荷q而質量不同的離子,透過相同的加速電壓U,獲得的電勢能是相等的,且等於進入磁場時的動能為:qU=(12)Mv2。

前面已知粒子的動量Mv=qBR,兩式消去v,即得M=qB2R22U。

對於質量等於(M+DM)的粒子,(M+DM)=qB2(R+DR)22U。

由此可得出DMM=2DRR,即質量的相對偏差,是半徑相對偏差的2倍。

由於入射粒子的質量不同,它們經過相同電壓加速後獲得的能量相等,但動量不同。進入磁場後,動量大的彎曲半徑大,動量小的彎曲半徑小。

如果同一種動量的離子進入磁場的角度存在偏斜,導致它們共同聚焦在D的範圍。那麼D的範圍與入射角的關係,經過計算可得到如下公式:DRR≈0.5q2。

當q小於50時,R的相對誤差是,可能引起的質量偏差為。而鈾235與鈾238的相對質量差等於,從而讓質譜分離法的用於實際……”

李察讀完,挑了挑眉毛。

這顯然是一種很淺顯易懂的方法,原理就是:質量不同而帶電量相同的粒子,經過相同電壓加速後動量不同,從而導致進入磁場發生偏轉的半徑不同。

舉個例子的話,這就像是軌道上行駛的火車,在一個彎道處,速度適宜的火車能夠正常透過。而速度過快的火車,則因為受力不平衡,會帶著車廂直接衝出軌道,導致出軌。

用這種方法,鈾235便是速度合適的火車,鈾238則是速度過快的火車,讓兩者得以分離,從而得到高純度的鈾235。

這種方法技術含量是相對較低的,因此地球上,1938年德國化學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發現核裂變,邁特納和弗裡施提出了核裂變的理論解釋。僅僅過了兩年,也就是1940年4月,明尼蘇達大學的尼爾,就用質譜儀制造出微量的濃縮鈾235。

之後1942年,地球上首次製造核武器的曼哈頓計劃開始,勞倫斯等人,開始利用電磁型同位素分離器進行提純鈾235。

這是一種經過論證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不過,它也有一個小小的問題。

那就是投入太大。

在地球上的曼哈頓計劃中,為了用這種方法提純鈾235,特意在橡樹嶺建造一座超級電磁裝置。投入人力近人,分離器超過1100臺,光是繞制線圈用的銀就有噸之巨。

噸!

而得到的結果,只是每天僅僅生產幾克鈾235,用了數年時間,得到的鈾235數量,才剛剛能夠製造一枚原子彈而已。

李察抿嘴。

他現在可沒有數萬人的手下,也沒有一萬五千噸白銀,真的想要用這個方法生產,他得先解決前置條件。

如果這是唯一的方法,他也許真的要考慮提前建立私人勢力了,不過還好,這並不是唯一的方法,他還有其他的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方舟/男博]虛舟

桃李酒

豪門隱婚:惹上腹黑男神

沈勁風

看不見的存在

做男人挺好的

抓個校草做手機寵物

長安如晝

本宮身邊趣多多

leidewen

極道狂龍

不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