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十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5章 瓶中太陽:可控核聚變,科技巫師,孫二十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實現的可控核聚變輸入能量,比輸出能量多。
什麼意思?
解釋一下,就是為了達到並維持可控核聚變的條件,必須消耗一定能量藉助特殊裝置完成。源於技術限制,消耗的能量數額極大,大到可控核聚變成功後得到的能量都無法填補。
舉一個例子,便是花費眾多人力、物力建造出裝置,消耗十單位能量,最終產出竟是……五單位能量。
再舉一個例子,這就像是投入十萬元,一番辛苦,最終艱難製造出了……價值五萬元的假幣。
哪怕不考慮各種耗材和風險,也是虧損。
這自然沒有意義。
只有可控核聚變的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才有真正實用價值,才有動力去推廣。
地球上諸多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希望做到這一點,不斷宣稱五十年內可以實現……結果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還是這樣——五十年實現的口號一直未變。
話說回來,太陽等恆星,之所以散發光和熱,就是因為用核聚變來得到無盡能量,並把能量傳遞到了行星上,給予萬物以生命動力。
掌握可控核聚變,就算是某種意義上掌握了星辰的力量,自然是極難。
不過即便如此,李察他也沒有想著同地球一樣,花費五十年攻關,從一開始,他的計劃便是用幾年時間來得到一個結果。
這不是他自大到認為自己能勝過地球的所有科學家,而是當前這個世界的超凡力量給了他自信。
地球上一直宣傳五十年,是很多原因導致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在於諸多領域的科學發展進步緩慢,可控核聚變實現的構思不少,但可以實際測試的卻寥寥無幾。
舉個例子:地球上一個科學家突然有一天,宣佈創造了一個可控核聚變新模型,模型成本低、風險小,只要製造出來,就能從此消滅能源危機。但有一個小問題,那便是模型核心部位,需要一種能承受超高溫、超高壓材料,而地球上並不存在這種材料。
於是,再好的模型,也變成了空想。
相比較之下,當前世界略有不同,雖然也沒有能承受超高溫、超高壓的材料,但卻可以透過一系列法術讓把某種材料增幅到這種狀態。
某種意義上,超凡力量就像是一個作弊器,可以幫助李察用地球常規學科無法做到的方式,來解決可控核聚變中的一個個難關。
這過程中,從古代巫師文明的巴爾塔中獲取的眾多古代法術知識,派上了不小用場,甚至實現了超出預料的作用。
首先是讓李察和光明城堡眾多管事合作製造出了“熔爐”——如果把熔爐拆開,能看到裡面是一層又一層的複雜構造,每一層構造都有魔紋在發揮作用,來實現設計圖上的所需特定效果。
之後“熔爐”的多次測試執行,讓李察和光明城堡的人收集到不少資料,並在這高能過程中,反向研究了古代殘缺法術、超凡因子、虛靈等的一些性質,更進一步瞭解了這個世界的超凡力量底層原理。
最後“熔爐”成功執行,實現正數能量輸出,也就是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在證明不少超凡力量研究猜想之餘,成功實現了有價值可控核聚變。
這是不容易的。
說起來簡單,但讓李察和光明城堡一眾人,耗費了足足三年多時間才達成,投入的資源數不勝數。
不過,無論如何,總算是做到了。
雖然,目前還看不出對世界有多大改變,但種子已經埋下。
之後,會隨著種子的萌發,給這個世界一個大大驚喜。
眯眼望著執行中的熔爐,李察開始思索起後面的安排來……既然可控核聚變已經成功,接下來便是試著縮小裝置和擴大裝置……縮小裝置是為了便攜、更廣泛應用,擴大裝置則是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這過程中,應該會出現不少問題需要解決,要達到他預想效果,時間短不了。如果真理會還會從天國往下派人搗亂,沒準會更長,但無論如何,最終結果不會變。
等這階段完成了,便是把一些早就準備好的後續計劃拿出來執行……
等到後續計劃也實施差不多,就該真正處理天上的事情了……
不會等太久的……種子已經種下,早晚會有結出果實的那一天。
“不會太久的……”望著熔爐,李察輕聲道。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