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十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 雜質的意義,科技巫師,孫二十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快,李察抓著更多的老鼠走了回來,開始不斷的設計實驗,進行對照測試、控制變數測試、重複測試。
最終,李察發現一些情況,比想象的要更加的複雜一些。
比如小老鼠的表現,不只是恐懼訊號的加強,更準確的是神經訊號傳遞速度的加快。簡單來說,小老鼠反應更快,能在更短時間內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所以才能不斷的躲過手術刀的攻擊。
李察不確定其中的原理是什麼,但這要比什麼“獨眼的狂暴藥劑”重要多了。
換句話說,被獨眼視為雜質的“格里芬七彩鳥”血液中的深藍色提取物,根本不是雜質,而是寶貝,比整個“獨眼的狂暴藥劑”價值還要高。
提高反應速度!
這可不單單是快一分、兩分的差距,有些時候能發揮碾壓的作用。
就像是59分和60分的差別,99分和100分的差別,代表的是兩個世界。
一般來說,人體內的神經訊號傳遞差不多為100m/s這個級別,這導致遇到一些事情哪怕大腦反應過來了,身體想要做出動作也要一定的延遲。
因此,所有的爆發性動作,都要有一個啟動的、反應的時間。
比如現代地球上的短跑比賽,從裁判打響訊號槍到運動員起跑,這個過程必定要超過0.1秒,這是透過科學計算得到的反應極限時間。如果說,起跑低於0.1秒,那麼就會直接判定為搶跑、取消資格。
那如果把這個啟動的、反應的時間降低,比如降低五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會怎麼樣?
會很恐怖。
戰鬥中,特別是近身戰鬥,有時候一個動作快上一線就可以決定勝負,那要是每個動作都能比敵人快速一半,完全就是戲弄。
“這種血液提取的深藍色提取物,到底是怎麼發揮作用的?怎麼做到加快神經傳遞速度的?”李察眼睛閃爍,猜測著,“覆蓋‘郎飛氏結’,加快神經纖維的傳遞速度?又或者是改變神經遞質的傳遞過程?”
一般來說,人體中的神經訊號傳遞,是依靠神經纖維傳遞的,神經纖維由多個神經元細胞構成。一個神經元細胞,按照結構,可以分為結構上大致都可分成細胞體和神經突兩部分。神經突又分樹突和軸突兩種。按照功能的話,神經元細胞又可以分為接收區、觸發區、傳導區和輸出區四部分。
神經細胞從另外一個細胞接收訊號或刺激時,觸發區(樹突)會先產生動作電位,透過傳導區(軸突)快速傳遞,到達輸出區(軸突末端)。
輸出區會合成神經遞質,並將其包裹在突觸小泡內,透過擴散作用神經遞質分子抵達下一個神經元細胞的接受區(樹突)。
下一個神經元細胞的接受區的受體,和神經遞質結合,產生生化反應,進而導致後一個神經元細胞的觸發區出現動作電位,把訊號不斷的傳遞下去。
要想加快神經速度的傳遞,一般來說,無非有兩個方法。
第一,加快“傳導區”的過程。
第二,加快“輸出區”到下一個神經元細胞“接受區”的過程。
第一個方法要想實現,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減小訊號的衰弱,這一點脊柱動物有很大的優勢。
可以想象,整條神經是一段段的電線(神經元細胞)連線起來的,當電流訊號在一節節電線中流過的時候,訊號強度會衰弱。脊椎動物對比其餘生物的作弊之處在於,在這電線上套了一層無恥的絕緣外殼,這外殼叫做髓鞘,能保證訊號強度衰弱的幅度極小,可以更快的傳遞。
不過問題是,髓鞘不是很嚴密,中間存在縫隙,用顯微鏡看的話,是一節一節的,節與節之間的縫隙就叫做“郎飛氏結”,“郎飛氏結”中的電線(神經軸突)依舊是暴露的。如果“郎飛氏結”數量減少,那麼電線(神經軸突)就會暴露減少,訊號傳遞就會越快。
第二個方法想要實現,那麼最好的方式是改變神經遞質的傳遞方式。因為這一過程的傳遞,分為產生神經遞質、包裹、擴散、接收、結合、反應等眾多的步驟,極其繁瑣。如果可以最佳化,哪怕只是最佳化一步,放眼到萬千個神經元細胞的傳遞中,加快的程度也是極大的。
那麼深藍色液體到底是怎麼發揮作用的?用哪一個方法來加快的神經反應速度?
李察眼睛閃爍著,快速思考,最終決定還是親自測試一下。
深吸一口氣,李察拿起配置的“李察的未知藥劑”輕抿了一口,閉上眼睛,認真感知著變化,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