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長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章 五鬼戲虐假城隍 真人卦解老者憂(4),天機並非不可洩,一劍長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者的老漢啞口無言以後,對空中的我拱手道:“少爺,老夫先謝過您的恩德。您既然能識破騙局,老夫就相信您有為老夫解災的能力。明老夫去打穀場等您也行,您若體恤老夫一把年紀此刻聽老夫囉嗦幾句,老夫更是感激不盡。”
看這位老者話張弛有度,我便落身在他對面,客氣的道:“老人家,您有何危難之事就請講吧。”
“少爺,老夫有一子名叫韓思孝,年少時常掛嘴邊的幾句話是: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罔極。那時節,兒子非但只是口中言孝,更是用行為詮釋著‘孝道’二字的深意。雖沒有做臥冰求魚的事情,了扇枕溫衾卻是常事。
兒子在親朋鄰里、十里八鄉的讚譽中娶妻生子。起初幾年兩口對老夫與拙荊孝敬有加,人人稱羨。可隨著孫子的漸大,兒子兒媳對老夫和拙荊的態度突然來了個地改觀,這讓老夫和拙荊摸對兒子兒媳這猛然的變化難摸頭緒。
俗話‘養兒方知報娘恩’。按常理兩口生養了自己的兒子以後,更應能體會做爹孃的在養育兒子時的那份大愛和辛苦,可這對夫妻卻像冷血生靈甦醒般猛然變得冷酷起來。這種變化真是令老夫汗顏,更是讓老夫難以接受。”
老者到傷心處竟然泣不成聲、老淚橫流。
我感覺老者的事例與趙玉茁家中被人做了局以後發生的狀況相似,便想著去他家勘驗一番。可當我正想與老者約定去他家時間,耳邊突然出現那位書先生的聲音:
“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
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向一中分體用,人於心上起經綸;
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我對這位書先生真是即佩服加感激,又氣惱加埋怨。佩服他知識淵博,術士深奧,感激他總能及時提出我認為是應時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氣惱他故弄玄虛,時不時打個啞謎,讓我費好一番思量,埋怨他兩句就走,沒有一點人情味,做事不能善始善終。
我琢磨不出他讓我即刻為老者解決問題,是與《撼龍經》有關還是與《誅魔要略》有關。反正兩者有一,因為書先生在我腦海裡出現的時間,是在這兩部書融入進眼睛裡之後。
此刻,我沒有時間再想這些,既然書先生搬出了大易學家邵康節先師的“觀易吟”,我就只有起上一卦為老者看看他家的問題出在那裡。
按照我對邵康節先師“觀易吟”精髓的認識,便把老者主象的“乾”卦做外卦,我目測老者所在方位卦“坤”做內卦,這樣便起出了“地否”卦。我又根據甲日己巳時求得初二爻官鬼為動爻。辰土父母爻伏於六三爻卯木之下。
我看著卦象參閱著老者面相,須臾對老者道:“老人家,恕我直言了。”
老者虔誠的道:“老夫深知不誠不敬者不驗,疑心不決者不靈的易理神機,您請照實就是,老夫洗耳恭聽就是。”
“本少爺為您測出【否】卦。否者,顧名思義為‘塞’也。
塞者雖為地不交,陰陽閉塞,君子道消,壤長,人物乖違,不通之象。大有不利君子、大往來之象。殊不知【否】為【泰】極所致。因為父子、婆媳之間無君子、人可論;無人乖物違之,故此您家中所象更應為泰極否來所致。
也就是你的兒子在成家立業前的身份只是您的兒子,身份單一,對您侍孝必然也單一。您感覺到的是一個完整的,一門心思盡孝的兒子,這便出現了【泰】象。又因為您的兒子優秀於他人,這便是極【泰】,或出現了【泰】極之象。
當您的兒子娶妻以後,他的身份便一分為二,有了‘兒子’、‘丈夫’兩個身份,再隨著您孫子的降生,他便又多出一個‘爹’的身份,這樣他的精力、體力、責任、義務便使他在對您盡孝方的形式上發生著變化。正是這個形象使得【泰】極轉成了【否】。
然而這個【否】是相對之前的【泰】而言的,是毫無實際意義的。因為您兒子對您的孝心絲毫未減,只不過是因為他身份增多以後不能隨時、隨量的將孝呈奉給您而已。
您的那句‘養兒方知報娘恩’恰恰是【否】極【泰】來的結果。本少爺這是從卦的大象上為您分析出的結果。本少爺再為您從爻象上分析一下便更加明確了。
【否】卦六二爻動,六二爻辭講:包常殊不知‘包承便是包容。六二陰柔得位,明兒媳、晚輩尚能對您有包容之心,您卻不包容體諒他們。您的不包容來自您的不知足,不理解。這一點恰恰又從持世的六三爻中得到佐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