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翻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3章 鳳頭雞尾?,唐末昭宗,懶得翻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生若只如初見!”
看著牆壁上那行極具氣勢的行草,楊茂安覺得頭髮都要豎起來。
噹噹這一句,就已經勝過桌上的一切。
其實不只是楊茂安,就連其餘的儒生也都瞠目結舌。
他們面面相覷,一副見鬼的模樣。
“不可能,這……,這不可能。”
這個結果讓楊茂安根本無法接受,心中甚至爆發出一陣陣的咆哮。
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心中竟然生出一種敗落感。
“我還沒有輸,還沒有輸!”
但楊茂安還是心存僥倖,畢竟詩文比試,並不是一句定生死。
多少名人就被自己的一句半句卡住,甚至到口吐鮮血的地步。
“還有早著呢,如果他寫得不好,這場比試還得輸。”楊茂安暗暗想道。
聽周圍一片寂靜,李曄並不覺得奇怪,他再次將飽含墨汁的毛筆舉起。
“嘶!”
在場的人紛紛吸氣,因為第一句詩已經極有氣勢,第二句詩又會是如何?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筆落,只有一個女聲在屋內迴盪。
聽那甜美的聲音,就知道是馮愛愛發出的。
“悲畫扇……,悲畫扇。”
馮愛愛喃喃自語道。
她正值豆蔻年華,對男女的情愛本就帶著幾分懵懂。
甚至還想象某個騎白馬的公子,對她是一見傾心,然後雙方就過起幸福美滿的生活。
但是在風月場中,這樣的人根本不存在。
昨天,兩人還卿卿我我,如膠似漆。
今天,情郎就投入別人懷抱,甚至對自己冷嘲熱諷。
馮愛愛已經看夠了這樣變故,甚至還恐懼這一切降臨身上。
多少個日子裡,她躲在人後悄悄流淚,這和詩中的寫照,又是多麼的相似啊!
“這……。”
楊茂安偷偷看了一眼,發現馮愛愛竟然淚流滿面。
不再是剛才的委屈,而是滿臉的惆悵,滿臉的感傷,彷彿是被那首詩詞觸動心田一般。
“混蛋啊!”
楊茂安低聲咒罵道。
他可沒有想到,自己努力的一切,在那兩句詩前,竟然像空中樓閣般的崩塌掉了。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一次,李曄並沒有停頓,直接寫出後面的整句。
“後生可畏。”
藉著李曄蘸墨的時機,區先生讚歎道:“且不說前面的,單單就這一句,已經能做風月班頭。
當然,區某說的不只是洛陽,就連長安的燕燕閣也可進得。”
“嘶!”
周圍的儒士不禁抽了一口涼氣。
朝廷消滅京畿三藩之後,長安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甚而連破敗的平康里,如今又重新的金碧輝煌起來。
雖然有不少新勢力加入,裝飾裝潢也極盡奢華,但其中最有名的卻還是那幾座老店。
區先生說的燕燕閣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文化氛圍極為濃重,等閒人是進不去的。
“不過!”可就在一片靜默之中,區先生又勃然大怒道:“這一篇詩詞是書寫女兒家的愁、怨,為何不用簪花小楷?
行草,氣勢上是足夠了,可也把那種情調全部毀掉。
就如同關西大漢吟唱清麗小曲,不變成市井的賣唱才怪。”
所謂的賣唱就是叫賣,諸如“芋艿2毛一斤”此類的。
李曄並沒有理會這句評語,再次將手中的毛筆舉起。
簪花小楷,他當然不陌生。
現下可是大唐,是華夏曆史上,書法名家輩出的時代。
找一個精通書法的老師,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但李曄並不是那種謹小慎微的人,他更喜歡張揚,連帶原來的字型,也由二王的清麗小楷變成了行草。
至於那些所謂放飛自我的“醜書”,李曄根本不屑一顧。
如果有誰在面前寫出來,李曄不介意賞他一個滿臉桃花。
“唰唰!”
李曄又寫出第三句詩。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啊!”
看到這一句時,在場的人再次發出驚呼。
前面一句說的是玄宗皇帝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