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翻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1章 邁向海洋的第一步,唐末昭宗,懶得翻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成整合船廠的訊息,終於傳到了李曄手中。網

但這已經是龍紀二年(公元891年)2月的事情了。

“阻隔海路!”李曄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他寫下一個“花”字,又在上面畫了大大的一個叉。

水軍!

朝廷的水軍只有內河炮艇八艘,即便這樣,人都還湊不齊呢!

倒不是說,海軍也搞精兵政策。

而是,它本身就是個技術兵種。

就連普通的水手都不能湊活,更何況是指揮的軍官。

李曄也不想把海軍搞成陸軍海戰隊,在他的計劃中,海軍是另一個系統,不再是陸軍的衍生品。

看李曄又陷入沉思之中,步入軍帳的杜讓能輕聲說道:

“陛下,103軍已經進入淮南,期間多與當地豪強發生衝突,郡州官佐送來奏摺,希望朝廷採取懷柔之策。”

“杜相,什麼時候來的,快請坐下。”李曄瞬間回過神來,說道:“告訴那些郡州官佐,任何敢於朝廷大軍對抗的人,都必須乾淨、徹底的被清除掉,剩餘的婦孺全數發配到流求(今臺灣),敢有怨言者死!

內閣再發文申斥那些官員,今後再提出這樣愚蠢的問題,自己打包滾蛋!”

黃巢造反之後,“殺人放火受招安”就成了豪強至高理想。

他們不停地和朝廷唱反調,要的就是獲取承認,最終成為一地的霸主。

在忠武、淮西兩地,第一旅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而最有效的解決手段,就是將這些人毫不留情的剿滅。

畢竟有了這些死雞,其餘的“猴子”才會舉手投降。

對那些歸附的人,李曄也沒有置之不理。

大都給一個參議的頭銜,並把他們安置道各縣的議政院中,職責是討論、制定政策,並監督當地官員。

而那些比較聽話的縣,李曄還試點了選舉制度。

由議政院的參議選出縣長,再由他提供各衙門的官員名單。

只要透過議政院的審議,這些官員就能走馬上任。

這樣的策略,讓各縣的秩序很快步入正軌。

速度之快,甚至讓揪心的內閣也覺得不可思議。

在派出人員監督的同時,還將相關經驗匯總。

只要時機成熟,他們準備到推廣各地。

“陛下,流求是不是太荒蕪了?”杜讓能有些遲疑道。

這個時代的流求雖然已經有人居住,但數量實在太少。

而且,流求四周都被大洋包圍,很多時候政令根本不通。

李曄笑道:“杜相,比陸地更寬闊的是海洋。

只要將它掌控,整個世界都在我們手中。

流求不過是第一步,只有征服這座島,我們才有可能抵達更遠、更大的澳洲。”

杜讓能依舊愁眉不展,說道:“陛下一向高瞻遠矚,是臣等萬萬不及也。

但流求之地實屬不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恐怕事倍而功半也。”

李曄笑道:“事倍功半?杜相恐怕不知道流求財富有多少。

那邊氣候炎熱,完全可以推廣鹽田之術,每年能生產食鹽數十,甚至上百萬噸!”

“數十萬噸!”杜讓能倒抽了一口涼氣。

雖然朝廷已經控制了不少產鹽地,但這些地方的產鹽量並不高。

究其原因,就是煮鹽上出了問題。

雖然很多鹽池已經用煤炭作為燃料,但熬鹽的速度卻無法加快,否則只會把鹽燒焦。

杜讓能到底是個老狐狸,自然不會質疑皇帝,他拐著彎的問道:“陛下,流求也盛產煤炭嗎?如果鹽田缺乏燃料,是否需要從淮南起運?”

李曄笑道:“不用任何的燃料,只要修築鹽田即可。”

“這樣啊!”杜讓能雖然不解,但也沒有繼續詢問。

李曄接著說道:“除了鹽田之外,朕還打算在流求種植甘蔗、甜菜,以及芋艿。

此外還需要大量的漁民捕撈魚蝦,以滿足百姓的需要。”

杜讓能有些疑惑的問道:“甘蔗、甜菜,這是何物?”

芋艿、魚蝦這些還好理解,現在水旱連年,再怎麼儲備食物都不為過。

但是甘蔗、甜菜是什麼東西?它們能吃嗎?

李曄笑道:“是用來製糖的。”

太宗皇帝派人從印度學習熬糖法之後,華夏的甜黨就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異界當天帝

囧遊神囧

舊書

李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