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翻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7章 又得摸石頭過河,唐末昭宗,懶得翻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次擴軍!”
就在徐大栓走桃花運的時候,李曄正在洛陽主持內閣擴大會議。
沒有任何的寒暄,李曄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見。
“職下附議!”
軍方同時站起三個人,分別是總參謀長張濬、海軍部長覃王李嗣周、陸軍部長延王李戒丕。
一直以來,軍方都處在弱勢地位。
雖然李曄身兼陸軍總司令一職,但是很多時候他要通盤考慮,自然無法為陸軍說話。
而經過這一年半的發展,朝廷已經拿下黃河、長江之間的大部分地區。
再像之前那樣,將軍隊死死的箍住,是不能順應現在的需要了。
擴大軍方的話語權,也就成了必然。
不過,這兩個席位也不是想加就加的,必須有相當的人望才能坐穩。
李曄考慮之後,最終選了兩名宗室。
覃王李嗣周、延王李戒丕是皇族中最忠心耿耿的的人,也是李曄的前身最為依賴的臂助。
要不是“李曄”忽然換了個人,他們早就是軍方的代表人物,接掌陸軍部長、海軍部長也無可厚非。
“陛下,去歲朝廷才大幅擴充軍隊,如今兵民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五。
再次擴軍的話,比例恐怕要達到百分之十。
如此,則今年的生產將如何保證?
是以,臣不敢答應陛下的要求!”
首相杜讓能並沒有等下屬發言,第一時間就提出反對意見。
這是沒辦法的事,朝廷的攤子一鋪再鋪。
人力已經用到極點,再讓青壯服兵役,今年的春播就毀了。
徐彥若也介面道:“陛下,隴右地區已經開始融雪。
貓了一個冬天的移民,現在正在做動身準備。
在這個節骨眼上調走青壯,今年接通歸義軍的打算,恐怕就要落空了。”
根據此前制定的計劃,朝廷要在今年落雪之前,打通與歸義軍的交通。
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就必須消滅甘州回鶻、龍家這樣的畔腳石。
如果抽調過多的青壯,移民隊不但喪失前進的動力,也無力應對吐蕃、雜胡的襲擾。
劉崇望也沒有放過機會,說道:“陛下,朝廷連戰連捷之後,地方官府還在籌建當中。
根據最新的統計,僅僅是宣武一地,軍管地區就達到總面積的七成。
這個時候再次徵兵,恐怕會讓各地更加的動盪,甚至還會有人舉起叛旗。”
“望陛下三思,切不可再增加軍隊。”其餘閣臣也異口同聲道。
“哦,這一次你們倒是齊心。”李曄淡淡的說道。
杜讓能道:“陛下,黃巢、秦宗權後,中原戶口損失太大。
如今軍隊數量急劇膨脹,已經突破40萬人。
按照此前的統計,軍民比例以60比1最為有利。
如今朝廷掌握的戶口只有800餘萬,徵兵比例比例已經高達20比1。
雖然現在是戰爭狀態,但這樣的比例也太驚人。
如果再次徵兵,臣以為國內生產將會倒退,人口也必然會出現負增長。”
李曄知道杜讓能說的都是實話,但他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早在皇莊時期,李曄就發覺藩鎮不好惹,隨即選擇了火器。
但這卻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後勤壓力驟然增加。
此前,近衛第一旅就在潼關遇到彈藥危機。
要不是朝廷組織得當,生產出足夠的硝土,恐怕就要惹出大麻煩。
受到這次事件的影響,朝廷把硝石當成考核的重要內容。
那些達不到的郡州長官,會受到嚴厲的申斥。
情節嚴重的,還會被檢察院以翫忽職守罪起訴。
而這也促使了硝廠的大量出現,有些地方甚至還有了硝官,專門從牆角、茅廁收集硝土。
可即便如此,產量也只堪堪夠用,庫存一直在紅線之下。
想到這些,李曄無奈道:“擴軍也是不得已的事,而且朕要組建的部隊,將不再以火器作為主武器。”
火槍確實是未來的方向,但它卻要以強大的工業基礎作為後盾。
就連後世的歐洲,也曾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火槍手的比例。
這倒不是說要走回頭路,而是硝石的產量跟不上。
李曄的情況雖然不同,但大體上還是可以歸於一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