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翻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1章 歸義軍的秘辛,唐末昭宗,懶得翻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李存孝垂頭喪氣的趕往臨汾時,李曄卻迎來一群不速之客。

雖然有些驚詫,但他的臉上現出了驚喜。

“歸義軍的使節?快快有請,讓內閣諸大臣也來見禮。”

誰都有英雄崇拜的情節,李曄當然也不例外。

而在這個時代,也只有歸義軍的人才能被稱之為英雄,才配被稱之為英雄。

想想看,一群孤懸在外的漢人,在沒有任何援助的情況下,推翻了吐蕃的殘暴統治,這又是何等的壯舉。

或許在後世某些人的眼中,這是破壞民族融合的落後行為。

但在李曄這種凡夫俗子眼中,任何能保護同胞不受殘害的人,都可以被稱之為民族英雄。

“宣,歸義軍使節張延暉、張延興覲見。”

隨著一聲高呼,兩個穿著舊式朝服的人,縮手縮腳的走進來。

“臣等叩見陛下,祝吾皇聖躬萬安。”

看他們就要大禮參拜,李曄說道:“使者免禮,去歲朕登基大寶,已經封張淮深為歸義軍節度使,今年張卿的身體可還康健。”

張淮深今年已經59歲,在這個時代已經屬於高齡了,但李曄卻希望他再活上幾年。

要知道,他可是數次打敗外敵,才保證歸義軍沒有落入外族之手。

張延暉當即說道:“有勞聖上掛念,臣父身體安康,至今還能策馬揚鞭,奔騰數十里不累。”

“哦。”李曄聽了心中一陣高興,他剛要說兩句時。

副使張延興卻開口說道:“臣父雖然身體尚好,但已是風燭殘年。此次派我等前來,就是想束身歸闕,還請聖上恩准。”

“聖上。”張延暉還想說些什麼,但發現張延興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也就沒有再說下去。

李曄饒有趣味的看了他們一眼,說道:“束身歸闕?”

張議潮還有個哥哥叫張議譚,在起義中的地位、作用並不在張議潮之下。

但在起義成功之後,張議譚卻毅然入京做人質,而把歸義軍節度使的位子讓給了弟弟張議潮。

宣宗朝的大臣們還讚揚這是“手足相扶,同營開闢”,但是李曄從一些密檔中發現,這裡面是有內幕的。

其實,張家兄弟的關係並不和諧,起義成功時,張議潮的力量佔了上風。

張議譚入朝做人質也是不得已的事,否則就要兄弟相殘了。

為此,他們還做了一番交易,即張議潮必須將位置傳給張議譚的兒子張淮深。

張延暉看皇帝若有所思,嘆了口氣說道:“臣父年老體衰,乞求聖上恩准。”

李曄笑道:“議潮69歲高齡,才從歸義軍返回長安。怎麼淮深59歲就要歸闕?”

張議譚入朝以後,他的部下轉而支援張淮深,他與張議潮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網

懿宗鹹通八年,張議譚在長安病逝,張淮深立刻發難,要求張議潮入朝做人質。

此時張議潮已經69歲,但他的兒子張淮鼎卻還年幼,不足以擔當重任。

可事情已經逼到頭上,張議潮也顧不得年邁,在隆冬時節,冒著嚴寒風雪匆匆趕往長安。

自此張淮深獨攬了歸義軍大權,他上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求授予節度使的實職。

唐懿宗雖然是帝國雙哈之一,但他也是個老奸巨猾的傢伙。

非但沒有授予張淮深節度使的職務,反而讓張議潮繼續遙領歸義軍節度一職。

“這。”張延暉面上露出幾分猶豫。

張延興搶著說道:“聖上,臣父前段時間中風一次,一邊身體已經不大靈活。此次上表,一是想歸闕,二是想讓朝廷任命張淮鼎為河西節度使。”

“哦!”李曄並沒有表態,反而對杜讓能說道:“杜相以為如何?”

杜讓能說道:“可以讓張淮深歸闕,但是河西節度使卻萬萬不行。”

河西節度使、歸義軍節度使,雖然看上去職務相當,但包含的地域就不一樣了。

河西節度使管轄的地方是河西十一州,歸義軍卻只有河西五州。

從實力對比上說,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劉崇望也插嘴道:“臣也認為不可,張淮深曾追隨過逆賊朱玫,併發兵攻打過僖宗皇帝的行營。此等悖離之事,朝廷不追究已經天恩浩蕩,如何還能獎賞功勞?”

只有徐彥若說道:“劉相,此事雖在近前,但張淮深已經上表請罪,僖宗皇帝也赦免了他的罪過,就不要再追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異界當天帝

囧遊神囧

舊書

李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