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標賽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2章 龍明瞳,王者榮耀之巔峰高手,銀標賽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楚是三境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度,也是三境上唯一一個絕對以血統為帝位原則的國度,千年來一直奉行著以嬴氏血脈傳承皇位且皇權高度集中的制度,這使得皇室的每一代皇太子都能順利稱帝並掌握巨大的權力。
但為了制約每一任皇帝手中過分集中的權力,秦楚一直秉行著一條千年鐵律——“均權人。”在每一任秦楚新皇帝登帝位的前十年裡,都必須在國境內挑選出一名德高望重,賢才並舉的人與新皇帝共同治理國度,均分新皇帝手中的王權,與新皇帝之間形成權力的制衡,使國家能在這樣的權力制衡下和諧地發展。而那個擁有著十年半皇權的人,史稱均權人!
幾日之後,嬴政依秦楚的最高殯葬禮儀厚葬了老皇帝,官員具至,舉國哀悼。也就在這王葬之後,秦楚所有的文武官員也都正好聚集在了咸陽宮裡,共議秦楚當前群龍無首的首要重事。嬴政作為二皇子,領導勢力打敗了為禍國政多年的徐福,結束了荒唐的十年,予整個秦楚新的明,看起來是最適合的皇帝人選。
但是依據理法,皇帝的席位一向由上任皇帝選定,並且以嫡長子進皇位為原則,這一方面上,嬴政不符甚多,因此最終引發了舉國大臣的民主性公決。有一部分人明確表態支援嬴政登臨帝位統領秦楚,但也有一部分人宣告不支援嬴政登帝一事,尤其是項羽,他的反對態度極其堅定。然而在場更多的人卻是如劉邦一樣……放棄投票,沉默觀立。
支援的人意思很明確,他們就是在極力把自己的腳步往嬴政的陣營裡挪,目的自然隱隱指向在新王朝裡的利益鏈條,誰都知道,在這種皇帝換代的時候,站對隊形是多麼重要。也有人選擇堅守自己的理念,比如反對嬴政登帝的人意思也很明確,用自己未來的命運作賭注來堅守原則,他們反對嬴政的原因很多,因為嬴政的登帝本身就與秦楚千年來的法定有諸多衝突。然而只有項羽,他其實並不拘泥於前朝舊令,他強烈反對嬴政只是因為他內心深處的某種感覺,當他看到嬴政毫不猶豫地扔下自己的十萬將士作為戰機的犧牲與陪襯時,他就發自內心地覺得,嬴政不適合作他們的王,做秦楚的皇帝。
然而,大部分人最終選擇了棄票中立,那些人既不願意惹怒秦楚未來可能的皇帝,也不願意違背對古國法定的堅持,所以保持中立,靜觀其變。這其實是很明智的抉擇,因為誰也不知道命運最終會指向怎樣的方向,能局外靜觀,首先保證了自己的安全……劉邦也棄票了,但他心裡卻是有著真正的困惑——嬴政到底應不應該當秦楚的皇帝——他其實並不是很反感嬴政對那十萬士兵做出的犧牲,成大事者必須是要有所犧牲,以及有去犧牲的魄力的,而且,嬴政的所舉的確換來了勝機,他最終也殺死了徐福。所以,劉邦絲毫不懷疑嬴政作為一個皇帝的素質,甚至某種意義上,嬴政這個皇帝很完美——但劉邦還是很困惑,他不確定的是,現在的秦楚是不是真的需要這樣一個“完美”的君主?
於是文武百官的討論局面陷入了一些無解的僵局,但作為當事者的嬴政卻不能發表更多的意見,這一切其實都在他意料之中,朝中這些空吃國餉而無大用的大臣們會有怎樣的抉擇他根本不在意,他真正關心的是劉邦與項羽的想法……在他遠離皇宮與徐福舉兵抗衡的幾年裡,不只是劉邦項羽看出了他的潛質,他也看出了這兩饒超凡………
…他們最終的決定也和嬴政想象的一樣,一人中立,一人反對……簡而言之,他們最終都不支援自己登帝一事。
但嬴政很冷靜……為了此日登帝,他早已做足了準備…………就在文武百官爭論不休的時候,作為先帝的第一夫人,先皇后羋月站出來給了嬴政至關重要的一票……皇后可是母儀下的存在,羋月的支援使嬴政最終順利透過了百官們爭喋不休的國之重議。嬴政最終成功登帝,成為秦楚的第三十七任皇帝。一月之後,登位在即。踏著古樂與鐘聲,伴著紫煙與檀香,皇袍加身的嬴政一步一步登上了那鎏金龍印的王座。
回首往昔……他十歲的時候,徐福透過羋月的關係進了皇宮,以太醫的身份蠱惑了皇帝,漸漸搞亂了整個皇室。而他則一直有著自己的追求,徐福的存在與否其實並不重要。但既然徐福出現了,並形成了他前途的阻礙,他便也絕對要消滅徐福,於是十年之後他逃出了皇宮,開始建立自己的武裝勢力,與徐福抗衡。在那段兵戎歲月裡,他一個個地集結了鍾無豔、扁鵲、宮本,將他們凝聚為自己的有機力量……嬴政始終清楚,為了自己遙遠的志向,他需要很多強者的輔佐,而現在一切都將剛剛開始……沒錯,秦楚帝位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