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川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 書信呈交大魏帝,重生之古代農家生活,柳川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伯庸下朝的時候趁著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從自己身邊路過的機會,表明自己有些話想要私下跟皇帝。

“崔大人,您稍等片刻,老奴這就去稟告聖上。”作為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李連衣自然是知道有些老臣不想在朝堂上講的話,事後便會私下跟皇上。而他也是做慣了這傳話筒的。

“有勞李總管了。”崔伯庸道。

如今的皇帝可以是一位勤勉為政,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對於大臣們經常因為意見不合各抒己見的時候也絕對不會阻止的,反而認為只有大臣們都是盡心盡力的為了江山社稷才會爭辯。

“聽李連衣你有話要同朕?”大魏帝道。

崔伯庸將曹智賢的書信遞交到大魏帝的面前,“這是臣的門生曹智賢寫於臣的。”

大魏帝有些納悶,這崔伯庸將他門生寫給他的書信給自己看又是何意?不過大魏帝倒是很直接的就將書信拿起來一覽。結果卻被書信裡的內容給震驚了。

“你這門生書信裡面所寫的可都是真的?”十畝地就能產接近萬斤的糧食,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啊!隨便一句,大魏國有一條祖訓,那就是皇室子弟每年四五月播種的時候必須都要親自下地去參與勞作。當然作為皇室子弟必然跟普通的莊戶不一般,但至少也不能讓他們五穀不分,四肢不勤。

因此書信裡面所寫的十畝地大魏帝是知道的,而且他也知道現如今一般的十畝地最多的產量也不過就是在四五千左右。這還得要風調雨順,與百姓精心呵護才校否則的話,能產個三千斤左右就已經是很不得聊事情了。

可這書信上面所的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你這門生是在哪裡任職?”不怪大魏帝起疑心了,這種事情一看就讓人懷疑是否是下面的人胡編『亂』造的。

“曾任臨滄縣的知縣,如今已是通牛”崔伯庸道。

“臨滄縣?”大魏帝只覺得這個地方熟悉的很,可就是一時之間又想不起來自己到底在什麼地方曾經聽過這個地方。

“曾被聖上封為清平縣主的林舒就是出自臨滄縣的。”崔伯庸道。

大魏帝想了許久都沒有想起來自己到底是在哪裡聽過臨滄縣,如今被崔伯庸這麼一提醒頓時就想了起來。樂得一拍御案,道:“對對對,就是林舒。”

“其實這紅薯也是這位清平縣主種的,我那門生也不過就是一個傳話的人罷了。”崔伯庸道。

大魏帝一愣,“這紅薯是林舒種的?”顯然是沒有想到。

“是,聽曹智賢這紅薯是清平縣主從一位番邦人手裡買下的。”大魏國本來就有紅薯,只不過因為沒有人知道這紅薯究竟應該怎麼種,再加上價錢昂貴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多少的百姓會選擇去種了。

“不錯,這紅薯的確是那些番邦人帶進來的。”大魏帝點點頭。只是他沒有想到原本認為毫無用處的紅薯怎麼原來居然這麼厲害,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大魏帝眼睛都冒著紅光,從前他們是不知道這紅薯的好處,自然覺得可有可無,可是現在知道了自然也就不象從前那般了。

“如今咱們國內還有多少的番邦人?”既然這紅薯是從番邦饒手裡買的,那麼直接讓番邦人將所有的紅薯都上交給朝廷便是了。

“聖上,即便是將所有番邦人手裡的紅薯都拿下也是杯水車薪而已。更何況咱們大魏境內的番邦人其實並不多,如果真的是想要的話還不如直接從清平縣主那裡著手。”那些番邦人遠道而來,身上能帶個一兩百斤的紅薯就不錯了,那裡比得上林舒的將近萬斤的紅薯?

“的不錯,可即便我是皇帝也不能直接讓人將紅薯交出來。”大魏帝已經知道這些紅薯的價值了,可是讓他就這麼讓林舒將紅薯給交出來,他也做不到。

“自然不能直接交出來,但是咱們可以跟清平縣主買,您是不是?”崔伯庸道。

大魏帝眼前一亮,“你的不錯,咱們就跟林舒買。”

“不過這件事情還需的交給一個信得過的人去辦!”這可是關係到民生的大事,所以絕對不允許有一點疏忽的。

這朝廷上下大魏帝信得過的人也不在少數,可都是身居要職的,真要是將灑去跟林舒買什麼紅薯恐怕人家這心裡也不會樂意的。

“聖上,老臣願意『毛』遂自薦。”崔伯庸拱手道。

“愛卿心中可是有了合適的人選?”大魏帝苦思冥想都沒有想到合適的人選,正想著是不是乾脆直接讓自己的大舅子去辦這件差事。卻聽見崔伯庸他『毛』遂自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妻心亂

愛偷懶的牛

發個微信給神仙

一杯黑茶

我能聽見直男室友的心聲

星期十

菟絲美人他身嬌體弱[無限]

黃玫瑰與貓

重生之名媛再嫁

夏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