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鬼子遺堡,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路顛簸,高俊嶺花了五分鐘才讓特警團的參謀們明白三班的目標是大梨頭村,而不是小梨頭村。
參謀們立刻在地圖上尋找著大梨頭村的位置,分析著高連長陳述的幾條理由;然後再把情況報告給坐鎮現場指揮的團長袁以剛,團長弄明白情況後雖然覺得高連長做的有些道理,可也對高俊嶺自作主張的行為有些不滿。
猶豫了一下,袁團長還是把三班分析的情況反饋給了臨時指揮部,只不過沒有講三班已經往大梨頭村出發的情況。在他看來,反正兩邊的距離不遠,實在不行飛車趕過去小梨頭村也來得及。
等袁團長把三班的觀點作為特警團的意見反饋上去以後,臨時指揮部那邊立刻就不幹了。
要知道,地方黨政一把手都兼著警備區政委一職的,說起來地方領導還是團長袁以剛的上司。現在袁團長對上級領導的指揮說出一大堆不同意見,聽那意思還要自作主張,那地方領導的面子往哪擱?
很快,臨時指揮部的意見就下來了,通篇全是大道理。什麼軍人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什麼及時封堵,避免可疑分子接近任何一個村莊都是人民軍隊的使命,什麼早一分鐘解決問題,否則就是對人民群眾的不負責等等。
看到這篇如同公文般的要求,袁團長也有些頭大。這些文字從秘書人員擬出來,再到領導簽字同意,再透過無線電臺那兒發過來,前後就要浪費多少時間?
而且在等待指揮部反饋的這段時間裡,袁團長越看地圖越覺得高俊嶺說的有理。到目前為止,那三個可疑分子還沒發現圍堵他們的部隊,早一刻晚一刻堵住他們有什麼區別?非趕那一時,可能就得用戰士們的血肉來賭那一點成功率。
可是,說一千道一萬,他袁以剛也是軍人,不服從命令的大帽子他也是不敢戴的。
很快,已經走完一半兒多路程的三班接到通知:馬上奔赴小梨頭村,做好戰鬥準備,不得違命!
得到這個訊息,高連長知道沒得商量了。他只好命令中吉普轉向,在嚮導的指引下向一條小路駛去,準備從那裡繞回通往小梨頭村的道路上去。
誰知道剛走了一半兒,訊息再次傳來:情況有變,放棄小梨頭村,以大梨頭村為目標進行封堵!至於為什麼命令又變了,團部沒說,臨時指揮部也沒解釋。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三班只好全體下車,幫著中吉普在窄窄的田埂上連續倒了幾次車,才困難的調過了頭,重新返回了駛向大梨頭村的道路上來。
發生了什麼事?讓坐鎮中樞的最高領導放棄了自己的權威,而改變了主意?
確實發生了些意外,一輛小梨頭村的手扶拖拉機,在返回小梨頭村的路上順便載了三名可疑分子一程。這名拖拉機手還抽了對方兩根菸,雙方相聊甚歡。如果不是這輛拖拉機拉著過載,還要回村卸貨,恐怕還要載著這三個人直接進市區呢。
直到拖拉機開到小梨頭村村口停下,三個人繼續往大梨頭村而去以後,這名拖拉機手才被暗中觀察的小梨頭村村長一把抓住。在問明瞭具體情況以後,這名村長馬上打電話向公安機關報告了訊息,接著訊息又轉到了指揮部。
好在這位地方一把手並不算是剛愎自用的人,聽到情況有變立刻改變了自己之前的命令。至於前方跑了多少冤枉路,來不來得及趕路,那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通訊也是需要時間的,跑錯路再回頭也是需要時間的。原本三班可以順利地提早到達大梨頭村,現在的時間可就有些緊了。得到更改目的地的訊息以後,三班的吉普車在那條小路上來來回回的倒車,耽誤了太長時間。網
當中吉普挾風帶電的衝過一座小橋,爬上一道三四米的高坡,衝進橋頭對面的大梨頭村時,村口左側的土路上三百多米外的三個小小的身影已經清晰可辨了。
“別停!別停!”坐在駕駛室裡的連長高俊嶺也發現了那三名可疑分子,他沒有讓車子停在迎在村口的幾名村幹部面前,而是指揮著吉普車往村內行駛了一大段,才在村裡房屋的遮蔽下停了下來。
“下車,都不許說話!”高連長還沒等車停穩,就已經隔著駕駛室的小窗傳下了命令。
訓練有素的三班戰士們悄沒聲息的跳下車,迅速集合起來,同時檢查著身上的裝備。
高連長站到了佇列前,沒有第二句廢話便道:“上實彈,聽口令再開保險!跟我走!”
迎在村口的幾名村幹部回過頭來,看著三班戰士這如臨大敵的一幕,都有些不知所措。
高連長一邊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