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對抗演練,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演練進行到第三天,是評估毀傷效果測試的日子。網

工兵們已經提前紮好了幾個所謂的“草人”——實際就是幾個裝滿了雜物的麻袋包而已。作為火力測試的工具,這些草人的內裡都充滿了茅草和土石的混合物,摸起來硬度和人體略略接近。

首先進行的是狙擊手測試,這次測試對山洞的破壞最小,所以最先進行。

特警團全團篩選出的優秀狙擊手,總共有十五人。但兩輪二十發子彈打下來,渾號大佐的排副左震還是位列第一名,其他狙擊手最大的問題還是射擊精度不夠。

據狙擊手們講,這裡變化莫測的山風是影響精確射擊的大問題。狙擊手很難準確估計風速和風向的影響,再加上射程六百米的超遠距離,射擊難度實在是太大。

不過,雖然狙擊手們幾乎都是這般說辭,但團部的參謀們卻不認為問題完全出在風速和風向上。畢竟左排副打出的成績一直都是那麼穩定,其他人打不出好成績就別找客觀,只能怪自己功夫下得不夠。

其實,不僅僅是團部,就是集團軍裡也曾經動過讓左震向其他狙擊手傳授狙擊技藝的想法。奈何左震其人性格有些乖張莫測,時不時的還犯個脾氣和人動動手,弄得其他狙擊手很難從左震身上學到有用的東西。至於以後部隊狙擊手如何培養,還真的是件挺讓人傷腦筋的事情。

最後,狙擊手毀傷效果測試的結果也出來了——狙擊步槍遠距離壓制射擊,只能起到壓制和干擾作用,直接在草人身上造成的傷害很有限。

第二種測試是煙幕彈和催淚瓦斯的施放,然後進行射擊,評估洞內的目標毀傷情況。這種模擬攻擊一共進行了三次,作為測試工具的“草人”一共就換了六個。看著六個被彈片打得破破爛爛的草人,測評毀傷效果的參謀們只能暗暗嘆氣——如果當日出任務時帶齊了武器,考慮得更周全一些,也不至於受那麼大的傷亡,弄得至今還有一些戰士躺在醫院裡,將來恐怕只能拖著殘疾的身軀過一生了。

演練實驗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問題。那就是煙幕彈施放後,火箭筒射手也看不清洞口的準確位置,只能憑記憶盲射。好在平臺邊緣到洞口的距離不遠,三次射擊都能將打進洞去。只是有兩次都是打在洞口側壁上,只有一次射進洞口深處。倘若將來再遇上類似的實戰,如何保證在較遠距離上的發射精度,也是部隊需要必須考慮的問題。

還有另一個麻煩就是,不管是施放,還是火箭筒發射,射手在發射的瞬間都要暴露出部分身體。如果是實戰中遇到亡命徒,難免就會發生匪徒困獸猶鬥,不顧忌子彈消耗胡亂射擊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火箭筒手的生命安全還是會受到威脅的。

而在山腰平臺這塊巴掌大小的一塊地方,雙方短兵相接的距離非常近。就是鋼盔都未必檔得住56式的子彈,更別暴露出身體放心的進行瞄準射擊了。這個時候,就用得上種緯事先提議的一種活動掩體了。

在來之前,種緯建議製作一種可移動的新型防彈掩體。這種鋼製掩體,由厚1厘米的薄鋼板組裝而成,組裝成形後形成一個截面是三角形的三稜柱,內部放置的得細長形狀的沙袋,裡面可以填充隨處可見的沙土或碎石子。

這種單兵掩體放在地在上大約有30公分高,一米寬,正好可以為單兵提供有效的戰場遮蔽。網最妙的是,這種掩體是可以拆解組裝的,熟練的戰士僅用幾分種就可以組裝完成。

唯一的遺憾是這種掩體太過沉重,組裝完成後加上內裝的沙袋差不多有一百三四十斤重,必須有兩個戰士同時操作才能放置好,且移動的時候難度較大。

但這種單兵掩體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當把這種掩體放在山洞口,由戰士在木棧道上用81槓對掩體射擊時,只聽見子彈把鋼質掩體打得當當亂響的聲音,不時有跳彈飛上天空。

等最終完成射擊後湊近一看,三十發子彈除了在掩體鋼板上留下了一些不大的傷痕外,沒有一發子彈能夠擊穿鋼板。當然這也和掩體採取了三角形狀,使子彈入射角度傾斜,增大了子彈擊穿鋼板的難度有關。

經過反向測試,證明了藏身洞內的槍手是打不壞三稜柱掩體的,種緯的這種移動掩體設計獲得了成功。雖然這種掩體的移動性較差,不易攜帶,但足夠的使用功能還是讓團部決定回去多做幾個,以備不時之需要。

當然,再好的掩體藏身其後的槍手也要探出頭去射擊。在這個時候如果槍手的頭部被子彈擊中,出現生命危險的情況還是沒法避免的。不過這也沒辦法,這就是士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