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命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現場痕跡,夜虎,犇命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溝呢?這條水溝對種緯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就是再寬上一兩米種緯相信自己都可以一躍而過。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拋屍者沒能及時的躍過水溝呢?
這條國道是進出天海的重要通道,一些往梁山港運貨集港的貨車往往也要從這裡駛過,所以平時哪怕是晚上,這條路上的車也不算少。殺人拋屍者冒著會被人發現的危險在水溝邊浪費時間的舉動怎麼也說不過去,唯一的可能是水溝阻止了他的莽撞行為,讓他改變了尋常的越過水溝的舉動。
種緯蹲下身來,從溝邊折了支去年乾枯的蘆葦,試著往溝邊的坡面上紮了下去。結果,這根並不結實的葦杆輕鬆的扎進了溝邊的斜坡泥土中。種緯一下子明白了,這條溝裡的水讓溝面的土質變得很鬆軟。那名殺人拋屍者雖然臂力驚人,但彈跳力卻不怎麼夠,不得不遠了一處比較安全的地方越過水溝,而正是他改變的越過水溝的方式,讓他沒在水溝邊沿上留下痕跡。但是,他真的沒留下痕跡麼?
種緯試著向蛇皮袋的落點北側尋找著……
假設,對方是開著車來的,那麼屍體很可能被裝在後排坐上,或者後備箱裡。那樣的話殺人拋屍者卸下屍體,然後利用離心力把屍體扔過水溝,然後只能再往北走一點才方便越過水溝。而這一段正好一段溝面稍窄,拋屍者加個助跑的話,應該可能跳過來,但是他怎麼沒留下腳印呢?
種緯的目光在水溝這邊的地面上搜尋著,仔細檢視著一切可能的痕跡。忽然,他發覺田埂下面的一處麥田裡的麥子有些異常的傾斜,似乎是受到了什麼外力的作用似的。於是種緯小心的走過去,然後用手撥開了那叢青苗……
答案找到了,那名殺人拋屍者就是從這裡越過水溝的。他不但成功的越過了水溝,而且還因為發力太猛而跳過了頭,導致他的雙腳只在田埂上輕輕一踩,就直接滑到了麥田裡。結果麥田裡留下了他清晰的腳印,而相對結實的田埂上則什麼痕跡也沒留。
張文龍就跟在種緯後面,當種緯撥開麥苗找到腳印的時候,他也禁不住微微的搖了搖頭。他心中暗道:種緯這個年輕人還真不簡單,連技偵人員都忽略的細節居然被他給發現了,看來真應了那句老話:虎豹生來自不同啊!
“都回來,都回來,腳印在這兒呢!”張文龍向散在各處的技偵人員們吆喝了一聲,把已經走出了老遠的人都叫了回來:“一個個都幹什麼吃的?這麼明顯的痕跡都看不見,長眼睛管幹什麼的?哪個殺人拋屍的得了失心瘋,過個水溝還跑那麼遠?”
別看張文龍跟種緯挺客氣,但他衝手下的那些技偵人員發起飈來還是挺嚇人的。看著那些技術人員連大氣都不敢出,老老實實的圍著那處苗下面的腳印拍照取證,種緯也禁不住暗歎當警察實際和當兵都類似,都是慈不掌兵!
很快,經過技偵人員的勘察和測算,拋屍者越過這段水溝的距離被大致算出來了。根據他的腳印深度計算,這名拋屍者的體重約在九十至一百公斤左右。可別看他的體重如此之大,但他在經過了一小段助跑後依然輕鬆跨過了四點一米的水溝,並且把腳滑進了麥田裡。這說明這名殺人拋屍者絕對是個身手高絕的人物,很可能身上有功夫!
兩個多小時後,現場的屍檢和痕檢工作終於完成了,其他幾個方向的擴大搜尋也已經結束了。除了種緯他們這一路找到了一具屍體外,其他幾路只找到了些不甚重要的東西,並且經過最後分析都證明這些東西與本案無關。倒是種緯他們這一組繼續往南搜尋的時候,在國道邊的水溝裡又發現了一隻白線手套兒。目前這隻手套已經被技偵人員收集了起來,準備帶回市局進行技術處理。
在確定完現場已經收拾完畢,確實沒有什麼遺漏的東西之後,市局和屬地刑偵的人員上車撤離。在離開之前,少不了張文龍還特別向屬地派出所和當地村的村支書囑咐,要求他們向附近的村民和百姓宣傳一下案情,發現什麼值得注意的物品注意上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