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組團穿越到晚明,滴水世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午時到了,李恩來到宮外,大聲宣旨:“聖上有旨,宣文武百官進宮朝見!”
文武百官謝恩畢,在鴻臚寺官員帶領下,按官職大,魚貫而入。
王興是正四品官員,按品級排不到前邊,因他是實際上的詹事府一把手,所以,在文官隊伍裡,他的位置還是很靠前的。
進了啟祥宮,王興才發現,原來老師方從哲早已經來了,看來是皇上單獨召見。
看著老師花白頭髮,王興心中也是不忍。本來內閣就只有兩個人,方從哲和吳道南,但去年吳道南致仕,內閣就他一個人撐著了,偌大一個爛攤子,也真夠他受的了。
……
“諸位愛卿,昨日遼東巡撫李維翰發來加急奏摺,十三日建奴大舉進攻撫順,撫順守將李永芳叛降,該撫急令遼東總兵張承蔭馳援,卻被建奴設伏擊潰,張承蔭殉國,所部官兵全部陣亡。眾卿議議,朝庭當何如之?”
待眾官員大禮參拜畢,文東武西站好,皇帝朱翊鈞方才出朝會的原因。
王興看他雙眼帶青,面帶疲態,顯然從得到訊息那一刻起,就沒有好好休息過。
聽他的語氣,不急不躁,倒沒有多大的傾向『性』,看來也是不想誤導群臣。
“譁……”,皇帝剛一完,文武百官登時『亂』了,互相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肅靜!肅靜!”
見到這種情景,禮部左侍郎劉一燝出班連忙喊道:“再有大聲喧譁者,按君前失儀論處!”
隨著這一聲喊,議論聲才了一些。
“臣有本奏!”
王興看去,話之人卻是武將之首英國公張惟賢。
“准奏。”朱翊鈞道。
“遵旨。”張惟賢躬身施禮,然後出班奏道:“皇上不必憂慮,建奴撮爾寇,成不了氣候。臣願親赴遼東,提師北上,定斬奴猷之首獻於闕下,解吾皇之憂!”
張惟賢是武將之首,又是勳貴之首,率先表明態度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不過,文貴武賤,他雖貴為國公,在朝堂之上卻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再,不論是皇帝還是文官集團,斷不會容許他帶兵的。
“張愛卿肯為朕分憂,朕心甚慰,然張愛卿乃國之柱石,豈可輕動?且先退下,聽聽眾愛卿意見。”朱翊鈞毫不猶豫地否決了張惟賢帶兵出京的請求。
張惟賢也知道是這個結果,自己代表武將們表明忠心和態度的目的已經達到,就遵旨退回班內。
“皇上,臣有本奏!”文官隊伍中兵部左侍郎黃嘉善朗聲道。
兵部缺尚書,黃嘉善現是兵部最高長官,涉及軍事,自是由他先來奏陳。
“准奏。”
“皇上,撫順乃遼東門戶,簇一失,建奴必西窺開原、鐵嶺、瀋陽、遼陽一線,因此,臣意徵調下宿將勁卒,趁奴尚未坐大,收復撫順,進搗奴巢。”黃嘉善道。
“皇上,不可。”黃嘉善剛完,戶部尚書李汝華連忙出聲表示反對。
“李愛卿有本奏來。”朱翊鈞道。
“皇上,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攜,徵調大軍進剿,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今長江以北各地連年遭災,民不聊生,歲入只有三百萬兩,不及往年三成。而每年邊餉就要支出二百萬兩,餘銀還要賑災、發俸,已入不敷出,哪還有餘力支付大軍糧餉?因此故,臣請皇上不可擅發大軍。”李汝華奏道。
李汝華作為戶部尚書,當然得從自身職責考慮,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發兵容易,錢糧哪裡來?此時不表明態度,等形成出兵定議,為難的還是他。
“李尚書,不出兵難道任由建奴肆虐?任由遼東百姓受苦?汝身為大臣,值此危難之際,不思忠君愛民,反欲襄敵乎?”
李汝華剛完,亓詩教就站了出來,斥責道。
不同意別人觀點不要緊,亓詩教上來就扣個襄敵的大帽子,這就有些過了。他之所以如此,皆是因為李汝華在朝中不群不黨,亓詩教拉攏多次,李汝華都是置之不理。
齊黨勢大,況且亓詩教向來影毒舌”之稱,李汝華雖貴為尚書,卻也沒敢反駁,只是氣得臉『色』發紫,一句話也不出來。
“亓大人,朝堂之上,聖君在位,賢哲環伺,李大人身為戶部尚書,不該一抒已見?李大人言明糧餉之難,目的自然也是為了讓皇上及眾位大人知曉目前國力之艱,難道這些話就是襄敵?即使李大人言之不妥,上有聖君,下有首輔,都尚未置評,亓大人就急不可待地出來扣帽子,此是君子所為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