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組團穿越到晚明,滴水世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申紹儀給父親準備的壽禮是自己繡的“松鶴延年”圖,雖技法生疏,針腳歪斜,但也看出是用了心的。王興沒啥好準備的,就讓玉娘用蘇式點心工藝,做了一盤大大的壽桃,放到魔盒裡,反正也不怕黴爛變質,遠在京城的申用懋吃到家鄉的壽桃點心,想必非常喜歡。
王興辭別了依依不捨的父母、李青,衝隱在送別的人群中的申紹儀揮揮手,與李瑞、申忠上馬而去。
看著王興等人漸漸遠去的背影,王東祿和郭氏是滿心的擔憂,怕這怕那,而李青、申紹儀卻像是被摘走了心一樣難受,李青還好點,可以流淚,可以伏在孃的懷裡小聲哭泣,申紹儀在人前不能太過流露出內心的不捨,強忍著分離之痛,回到自己房裡,才小聲哭了出來……。
王興雖知道親人們心裡不好受,此時卻是顧不得了,因為他正在跟座下的白馬鬥爭。
前世的時候,他在去呼倫貝爾旅遊時,在草原上騎過馬,但只能算是騎過,大體技巧也瞭解一些,要說多嫻熟,根本算不上。
“南人善舟,北人善騎。”同為南方人的申忠和李瑞,只有申忠因為在北京呆過,騎馬的技術還算可以,李瑞根本就是一竅不通,比之王興還不如。
“上身直立,別趴到馬鞍上!身體放鬆,放鬆!”
申忠見王興漸漸地已經適應了,雖不能快跑,但悠然小走,已經沒有問題了。心裡不禁對王興欽佩不已,真是能者無所不能,這才多大會兒,人家王公子就已經會騎了。
再看李瑞,則是緊張地趴在馬鞍上,雙股慄慄,臉色發白,連忙在旁出聲指點。
……
就這樣邊走邊練,到了第三天,王興已經可以驅馬快跑,李瑞也消除了緊張感,漸漸地也掌握了騎馬技巧。
王興早有準備,讓李青給自己縫了綁腿,繫到大腿、小腿易摩擦的地方,所以,雖連日驅馳,除了感覺骨頭架子疼之外,並無別的不適。
李瑞可就受罪了,大腿內側被磨得生疼,住店打尖時,王興令他脫下褲子,一看,皮肉紅腫,有的地方已經破了。
“李瑞,要不咱歇息幾天?買點藥上上,等好了再走?”
“多謝公子關心,這點事還算事啊,哪那麼嬌貴了?照常趕路就是,不用管我。”李瑞說道。
“公子,頭兩天都這樣,過幾天傷處結了痂,磨出繭子就沒事了,越是歇,越不好。”申忠建議道。
“那好,從明天開始,咱們早起,趁涼快多趕點路,中午就打尖住店,下半晌天不熱了再走。”王興說道。
“是,公子。”兩人齊聲答應道。
就這樣走走停停,等王興李瑞能縱馬疾馳,已是七天之後了。
……
三人在應天府上船過了長江,一路向北,這才發現,繁華景象已不復存在,越是往北,越是荒涼,等過了徐州進入山東地界,更是哀鴻遍地,到處死氣沉沉,甚至在這萬物生長的六月,一眼望去,田野間竟沒有多少綠色。
當看到地裡的莊稼絕收,樹皮被啃光,草籽被吃光,當所有能吃的東西都被吃光,當看到路上的人面黃肌瘦,迎風欲倒的樣子,王興被自己作為現代人的淺薄而深感羞愧。
王興前世生活在盛世,穿越以後,前期有過一段拮据的生活,但很短暫,對於貧困和飢餓一直都停留在文字的記載中,沒有任何感性認識。
衣食無憂的生活容易讓人產生惰性,容易讓人意志消沉,容易讓人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裡,社會責任、國家公義變得不再那麼重。
中國的老百姓啊,幾千年以來一直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一直在承受著上層社會的盤剝和壓迫,他們所求不多,只求吃飽肚子而已,明末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被很多人斥為“賊”,就是在前世,除了有少數作家會給他們以正確的評價,大多數文人都是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去評判他們,就連很多網文也是如此。
試想一下,如果能吃飽肚子,老百姓誰會去造反?要知道,我們的老百姓是最能忍的。
王興羞愧之餘,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他想,難道我真的能對老百姓的苦無動於衷嗎?真的就這樣鮮衣怒馬,錦衣玉食地過一生嗎?老天讓我穿越而來,按薛義的話說,就是有緣人,難道不應該為老百姓去做點什麼嗎?
轉而一想,在這個腐朽透頂的官僚體系下,要做點什麼,談何容易啊!
是混吃等死,還是要造福百姓?
王興第一次在內心產生了動搖。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