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世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組團穿越到晚明,滴水世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印刷的過程,有點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陽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陰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紙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見,雕版印刷既繼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術,又有創新技術。
但雕版印刷也有很多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有的大部頭的書,光雕版就得用好幾年;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而活字印刷就完全可以彌補這些缺陷。
活字印刷早在北宋時期,就由畢昇研製成功了,他試過木活字,因為木質紋理不同,往往容易損壞。後來,他發明了膠泥活字,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但他死後,不知為什麼,活字印刷術卻沒有傳下來。
“要不就做這個?”王興進一步想到。
活字印刷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製作出耐用的活字,當然最好是銅字,鉛活字其實是鉛合金技術,現在要做,太過扎眼。
銅活字這個技術上應該能攻克,現在鑄造的技術已經很發達了,大舅子在工部營繕司任職,其手下能工巧匠甚多,自己只要把點子一說,讓他找人做出銅活字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如果怕太過驚世駭俗,王興記得到了清朝,有人發明了烤瓷活字,要不就先試試烤瓷活字?
關鍵是這個活字印刷搞出來以後印什麼?最掙錢的當然是做報紙,那可是輿論工具,要是不掌握在自己手裡,恐怕會被人利用,那樣就麻煩了,對自己的大業不利。所以,現階段報紙是不能搞,要搞,也得等以後時機成熟。
要不就印書?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