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7章 商界王者,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跟著北邊遭受韃子滋擾和暴雨肆虐不同,山西的南部一直都很太平,這些天亦是呈現著秋光明豔的好天氣。
平陽府,古籍記載正是“堯都平陽”,亦是九州中的冀州,而今府治所在臨汾縣,下轄6州28縣,是山西南部最繁華之地。
由於這裡免受韃子的滋擾,加上這裡的土地肥沃和商貿發達,辭官歸來的楊博亦是在平陽城住了近一個月才返回蒲州。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晉商主要是以平陽府和太原府為主,而今的晉商會長陳伯仁正是平陽府人士。
陳府,這一座佔地二十畝的大宅子彰顯著江南的風格,其中有湖有景,卻是請來名家花費了十年才修建而成。
正是上午時分,諸多的賓客持帖走進了陳府,這裡顯得極為熱鬧的模樣。
“陳掌櫃,今年米價飛漲,你囤米賺不少了吧?”
“呵呵……我就是混個溫飽,不像你的鹽日進斗金!”
“現在的鹽當真是甘苦自知,我都想著要不要跟範兄試一試北邊的買賣了呢!”
……
幾個晉商顯得頗為相熟的模樣,在遞上帖子和禮品後,便是在這裡相遇便是攀談起來,卻是談論著各自的生意情況。
一名顯得穩定的主事在登記這幾個人的姓名和禮品後,當即遞給旁邊青衣小廝一個眼色,而青衣小廝當即將人引向宅子裡面。
經過走廊和院門後,很快來到了一個開闊的平臺中,這裡比鄰著一處園景,特別是那棵數百年的銀杏樹頗為養眼。
在這裡並排地放著幾十張椅桌,宛如是一個放大版的議事廳般,這裡已經坐著幾十號人,亦是有這裡交頭接耳地攀談。
跟著朝堂的鄉黨一般,晉商早已經成為大明最有名的一支。由於他們一直都是以淮鹽和走私為最大進項,內部間的商業衝突反倒是最弱,故而晉商是一個極為凝聚力的大商幫。
受到會長陳伯仁的召集,此次能來的大晉商都已經來到了這裡,每一位都是晉商中的佼佼者。
其實不僅是晉商,像楊博的公子、霍冀的公子和王崇古的公子都位列其中,亦有像張四維家裡官商通吃的代表。
這裡可謂是匯聚了整個山西的上流階層,一個晉商突然欣喜地說道:“來了!”
眾人當即齊刷刷地扭頭望過去,卻見頭戴員外方巾、身穿褐色長袍、腰繫絲絛的陳伯仁挺著微胖的肚子走過來。
除了陳伯仁外,同行的還有楊三公子和霍二公子。由於他們不是嫡長子,官蔭落不到他們的頭上,亦是全權處理著家中財政大權。
陳伯仁顯得客氣地讓兩位貴公子落座,接著跟在場的眾賓客客套幾句,最後則是開門見山地道:“今天本會長召集諸位相聚於寒舍,一則是我想跟諸位敘敘舊,咱們晉商應當相互照應、相通有無;二則是我跟楊公子、霍公子等人相商,想要跟諸位一起籌建……山西銀號!”
隨著淮鹽的份額越來越少,而北邊的走私貿易幾乎被林晧然切斷,令他們晉商不得不謀求轉型,尋找一條新的財路。
這些日子以來,很多晉商紛紛轉型,甚至嘗試著海貿。只是隔行如隔山,特別他們山西前往寧波或廣州都極為不便利。
至於到北京、南京或蘇杭等地開設店鋪,這些生意倒亦是賺錢。不過經過了日進斗金的舒服日子,這每日幾兩銀的進項,讓他們實在生不起幹勁。
陳伯仁雖然謀得一個綱鹽商的位置,但日子同樣沒有以前滋潤,特別他作為晉商會長亦不能光想著自己。
在經過多番的研究和調查後,他的目光盯上了如今最為耀眼的聯合錢莊,決定效仿聯合錢莊打造一個屬於他們晉商的票號。
雖然他們的財路幾乎被林晧然封死,但當今天下論到財力的話,他們晉商仍然能夠位居前列。特別這放貸原本就是他們的老本行,而今不過是將大家的資金集中起來,然後一起做大放貸市場罷了。
當然,為了得到朝廷的認可,為了順利地搶佔外地市場,他們不能將利息放得太高了,一切還得向聯合錢莊看齊。
“陳會長,咱們一起搞銀號自然是好,但恐怕會得罪人啊!”張滿倉整個身體都陷於椅中般,卻是抹著大肚子率先發表看法地道。
此言一出,旁邊的晉商紛紛點頭認同,亦是看出了銀號的一大弊病。
隨著聯合錢莊的橫空出世,他們自然是有關注這個模式,亦是眼饞著聯合錢莊的收益,甚至還有人早已經進行了嘗試。
錢莊自然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