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2章 戶部之劫?,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話一出,令到殿中的氣氛當即變得凝重起來。
道家的齋醮可不是請幾個人跳跳大神就行,除了燒一些紙錢外,還需要各種的祭品,更為甚者還要龍涎香相伴。
這些都是需要花費著大筆的銀子,哪怕內庫擁有再多的銀子,亦是支撐不起這日復一日的齋醮開銷。
嘉靖聽到是銀子的事情,語氣卻是加重幾分地道:“朕不是已經著令戶部劃撥十萬兩太倉銀進入內庫了嗎?”
大明分為內府庫和外府庫,其中內承運庫是存放金銀之所,用於北京、南京供武臣的俸祿,亦是現在常說的“內庫”。
自正統元年,內庫不再負責南京供武臣的俸祿,除了需要給京城供武臣的俸祿十餘萬兩外,其餘皆作御用。
內庫的錢糧主要是由每年的漕糧折銀所得,另外則是收入波動比較大的抄沒犯官的贓銀,最後則是“損公肥私”的提取太倉銀、太僕寺銀和光祿寺銀等。
正是如此,內庫已經成為了皇上的私人財庫,主要是操辦著皇上的事情。
現如今,內庫的銀兩又是揮霍一空,嘉靖亦是打起了太倉銀的主意,著令戶部撥十萬兩太倉銀進入內庫。
如果遇到剛直的臣子,對著嘉靖這種“損公肥私”的行為,恐怕是要據理力爭一番。
只是當朝的嘉靖帝從來都不是講道理的主,由於他是牢牢地掌握著人事權,敢跟他叫板的官員通常都是被削籍,甚至會砍掉官員的腦袋。
嘉靖做的何止是“損公肥私”,實質已經將朝廷的收入為己所用。
從修建北京外城到興建承天宮殿,再到每年各種不計其數的道家建築,以及正在醞釀中的顯陵殿,其工程的開支已經是遠勝於前面的一眾皇帝。
現在令戶部調十萬兩大倉銀進入內庫,這不過是一個常規操作罷了。
“皇上,今日奴才前去戶部,但戶部說太倉當下已經無銀,讓奴才再寬限幾日!奴才亦說了,這火神、王靈官祖師聖誕吉祥道場的齋醮可耽擱不得,但他們說日子還有十幾日,戶部卻是不肯撥銀,還有……”跪在地上的孫隆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將事情抖落而出地道。
嘉靖的臉色不由得一沉,他知道戶部這些年不容易,但亦不喜歡這種態度,卻是當即怒聲地道:“說!”
“小的悄悄地打聽,戶部左侍郎馬森準備押送軍餉前往大同,戶部……戶部分明可以先將銀子劃撥給我們,軍餉可以延後的!”孫隆輕聲地埋怨道。
這……
站在旁邊的陳洪扭頭望向跪在地上的孫隆,很是確定林晧然是刨了這貨家裡的祖墳了。
且不說離齋醮還有十幾天,人家戶部只說延後幾日,結果這貨將軍餉的事情捅出來,其心當誅。如果因為軍餉延發而發生兵變,這貨就該千刀萬剮。
陳洪一咬牙,卻是選擇站出來道:“皇上,孫隆此話怕是言過其實,戶部選擇押送軍餉前往大同,此舉恐是另有遠謀!”
“天大地大皇上最大,什麼遠謀能比皇上的事重要?”孫隆跟陳洪昔日便有過節,這個時候便是反駁道。
站在旁邊的黃錦看著這一幕,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
只是二人的爭執沒能繼續下去,嘉靖又是丟擲了他的經典之言道:“雲在青天,水在瓶!孫隆,你且給戶部多幾日,若是誤了朕的事,那麼就讓朕滾蛋!”
“是!”孫隆當即興奮地點頭道。
陳洪的心裡其實是有意暗中幫一把林晧然,讓到他不要栽在這十萬兩上。只是孫隆這麼一攪和,皇上的心意已決,亦是隻希望林晧然自求多福了。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裡的訊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徐階剛才陪著皇上一起參加了齋醮,此時已經換下衣服準備睡覺,當得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臉上浮現了意外之喜。
他原本林晧然辦不成這個事情,皇上亦不會過度責怪林晧然。畢竟大明的財政問題早已經擺在這裡,夏糧運到京又需要時間,短期籌不足十萬兩亦是情有可原。
只是偏偏地,孫隆將林晧然將銀兩優先於大同兵餉的事情捅了出來,從而激怒了當今皇上。
吳山今晚亦是輪值於西苑,雖然參加完齋醮歸來,但由於負責編修《承天大志》的緣故,亦是挑著燈翻閱著一些資料。
外面的夏蟲一直在鳴叫,在突然間靜止的時候,便知道出現了訪客,卻是有人從門縫上塞進了一個信件。
吳山確認了一下信件的那個標記,而在看過內容之後,卻是直接將信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