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7章 御前奏對,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苑,宮道兩旁多了一些春天的氣息,幾根嫩綠的小草從磚縫中悄悄地鑽了出來。
穿著官靴的林晧然在這裡走過,眼睛平視著前方。他已經不記得多少次走在這條道路上,但每一次從這裡走過,總會保持著一種警惕。
這條宮道就像是朝堂般兇險,走在這上面的人要如履薄冰,更是考驗著個人的政治智慧。
海瑞的那一道《治安疏》是一個偶然,但亦是一種必然。
這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雖然以徐階為首的官員牢牢地遵行著順應嘉靖的準則,但徐階終究無法封住所有人的嘴巴。
在徐階為了維護個人形象而疏於整頓吏治之時,其實是坐視地方官員繼續腐化;在徐階為了自己的地位而縱容嘉靖修承天皇宮和顯陵之時,則是任由百姓揹負重稅。
徐階等朝堂重臣可以漠視百姓揹負重稅的事實,亦可以營造一種“嘉靖盛世”的假象,但這終究不是真實的存在。
海瑞並不是一個完人,甚至是一個性格有缺陷的人,但他無疑是一個敢於說真話的人,如同皇帝新裝裡的那個誠實的小孩。
正是這麼一個心頭裝著百姓且敢於說真話的海瑞,他最終沒有被這渾濁的官場所同化,而是毅然決然地冒死上疏。
他戳破了“嘉靖盛世”的假象,向一心修道的皇上展示了當下大明最真實的一面:“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
這宛如一個響亮的耳光,只是這個耳光不僅是打在了嘉靖的臉上,亦是打在了他們這幫錦衣玉食的朝廷重臣的臉上。
林晧然原本是有機會阻止這道奏疏的,只需要找一個由頭將海瑞派遣到雲南,亦或者讓吏部將海瑞趕出京城即可。
只是在權衡再三,他還是沒有選擇這樣做。
海瑞所做的其實並沒有錯,錯的是他們這位妄顧百姓的皇上,錯的是他們這幫對皇上無條件服從的朝廷重臣。
在林晧然看來,後世對《治安疏》的評價還是偏低了。這不僅僅是一道罵疏,而且還是一道真正為百姓發聲的奏疏,更是一道讓到嘉靖認清大明現狀的奏疏。
到了殿前,這裡有小太監在此等候,並沒有進去通稟,而是直接將他引進了殿內。
林晧然來到殿前,發現四位閣臣都在這裡,卻是恭敬地向著上方的嘉靖行禮道:“臣戶部尚書林晧然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聽到平身後,他又是恭敬地回禮。這才從地上站了起來,卻是不敢跟岳父打招呼,靜靜地等候著嘉靖的問話。
檀香從爐壺嫋嫋而起,空氣中充斥著一股香味。
身穿藍色道袍的嘉靖坐在軟塌上,顯得高深莫測地詢問道:“林愛卿,你可知朕為何要召見你?”
“臣不敢揣測聖意!”林晧然雖然猜到事情定然是跟海瑞的案子有關,但還是謹慎地應答道。
徐階的眉頭微微地蹙起,扭頭望了一眼林晧然,發現這小子還真是越來越成精了。
嘉靖看著林晧然的應對得體,但仍然帶著幾分冷漠地道:“有人說是你……指使海瑞上的那一道《治安疏》!”
此話一出,令到空氣都是冷了幾分。
林晧然心裡暗歎一聲,徐階那邊還是不肯放過任何一個扳倒他的機會,便是索性撲通在地,抬起頭顯得忠心耿耿地道:“皇上,臣的忠心日月可鑑,臣要跟汙衊於臣之人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這四個字說得很堅決,在這殿中迴響。
嚴訥的嘴巴當即張了張,但最終沒有發出聲來。
站在紅漆柱子旁邊的黃錦則是認真地打量著林晧然,試圖從林晧然的臉上看出一些端倪,最終亦是暗歎了一聲。
雖然他知道朝堂的爭鬥向來激烈,各方是明槍暗箭不斷,但說此次是林晧然指使海瑞上這道奏疏,他的心裡其實是不相信的。
不說這道奏疏簡直是踩了皇上的尾巴,包括林晧然在內的重臣都被海瑞罵了,這個事情更像是海瑞的個人行為。
“海瑞既是你的下屬,又是你的同鄉,你們二人的關係怕是不淺吧!”嘉靖淡淡地點破二人的關係道。
在當下的朋黨已然是公開的私密,而嘉靖運用的便是各方制衡的權術,自然知曉這師生、同年和同鄉是最容易發生締結的關係。
徐階等人亦是紛紛扭頭望向林晧然,這是林晧然會被捲進來的最大因素。
吳山自然是相信自己的女婿,但亦是不免替女婿感到擔憂,這個朝堂並沒有那麼多的道理可言,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