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5章 寶劍埋冤獄,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倭北虜,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詞。南倭能夠得到解決,雖然有戚繼光和俞大猷等名將的功勞,但胡宗憲才是第一功臣。
在他的計劃中,胡宗憲是解決北虜的最佳人選。偏偏地,天不遂人願,胡宗憲還是不可避免地淪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卻是不得不承認,徐階是一個比他想象要厲害得多的政客,他僅僅做出要介入胡宗憲案子的舉動,徐階已然就設法將胡宗憲解決了。
由於胡宗憲是自殺而死,他亦是頂多為胡宗憲洗刷冤屈,卻是無法對徐階進行追究。
雖然他很想一招制勝,但徐階亦是少有的政治博弈高手,這場較量恐怕還是不能操之過急。
對於大多官員而言,胡宗憲的死顯得無關緊要。畢竟嚴黨的時代已經過去,不管是被洗清出朝堂,還是身死於獄中,對大明的朝局不會造成半點影響。
大明的朝堂就像是一個無形的漩渦,似乎隨時地能將人吞噬下去。
正是這個看似平靜的十月,禮部尚書尹臺心灰意冷地離開了這個明槍暗箭的朝堂,胡宗憲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本以為坐收漁翁之利的高拱沒有能夠笑到最後,禮部左侍郎高儀雖然沒能跟他競爭,但吳山向嘉靖推薦了昔日的同年好友郭樸。
歷史總是相似的,上一次是徐階搬出尹臺堵住林晧然,這一次是吳山搬出了郭樸堵了高拱。當然,吳山倒是出於公心,因為他覺得郭樸比高拱更為合適。
卻不管好的壞的,嘉靖四十四年的十月很快劃上了句號,但這朝堂的鬥爭仍然會持續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