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7章 揚州夢,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為揚州寫詩?
隨著“揚州”兩個字傳出,令到很多計程車子不由得暗暗地嚥了咽吐沫。
由於揚州是一座千年古城,歷來又是富庶之地,一個無數的文人騷客雲集的地方。單是讚頌揚州而言,卻是有太多的詩人創下了佳作。
如李太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蘇軾的“試問江南諸伴侶,誰似我,醉揚州。”、張祜的“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等等。
正是這些明珠在前,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絕世之作在前,令到越來越少人敢於寫揚州。因為什麼事都要比較,一旦寫砸了,那簡直是一種自我抹黑。
只是揚州鄉紳曹孟等人聽到之後,眼睛卻是微微一亮,卻是產生了一份期待。
隨著揚州的宋大城被毀,實則已經算是元氣大傷,遠遠沒有昔日的盛況。哪怕幾年前修了揚州新城,但在規模上還是差上一大截。
又因南京城的崛起,對揚州城有了很不利的影響。南京城是太祖和成祖時期的國都,而現在仍然是大明的備都,很多資源都會傾向於南京。
正是在這種種的因素之下,雖然現在的揚州城仍舊繁華,但離鼎盛時期卻還有著一段距離。
現在林晧然是當今大明公認最具詩才之人,又是大明最耀眼的政治明星,若是他為揚州城寫下佳作,無疑會有利於揚州的復甦。
哎……
雨姬心裡卻是有一種小小的失落,更是希望於這位欽差為自己寫詩讚頌自己,那這樣哪怕沒有得到花魁,亦足夠她在揚州揚名了。
只是她亦是清楚,這是一種奢望。達到了林晧然這種地位的人,若非是他真心所愛之人,又豈會用他驚人的聲名去抬舉一名不值一提的青樓女子呢?
整個會場死一般寂靜,大家各懷心思,靜靜地等候著下文。
林晧然手持著毛筆站在書桌前,整個人已然是進入書寫狀態般,在寫下題目之後,又是接著在筆上刷刷地寫道:“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
竹樓的陳綰綰的聲線溫婉而有穿透性,在看到第一句之時,她整個人先是微微一滯,旋即便是朝著面前的畫船大聲地朗誦出來。
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
眾人聽到這一句,當即便是彷彿看到一副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一般。
這揚州城的河畔確確實實栽種著很多榆錢樹,城中卻是不論青樓還是普通人家都喜歡彈琴,結合著這兩個明顯的特徵,令到他們很快便聯想到這真是揚州城的環境。
在陳伯仁那艘畫船的二樓上,陳綰綰柔美的聲音傳到在場眾人的耳中,卻是紛紛愣住了。
雖然他們都是一些商賈和鄉紳,但對詩詞還是有一定的品鑑能力,卻是紛紛面面相覷,心裡則是泛起了不好的感覺。
這次是書生們的一場盛宴,這裡不僅是揚州城的書生,甚至江南不少書生都奔赴這裡。當聽到第一句之時,很多書生的臉上肅然起敬,這句詩彷彿直接鑽進了他們的心裡般。
在品味著第一句之時,很多人又是紛紛望向舞臺中的那個身影,靜靜地期待著下一句。
亦是有一些才子在想:假如自己寫下這一句,那麼下一句該當如何寫。正是這個時候,第二句又是從陳綰綰的口中傳了過來,當即將他們僅剩的傲氣擊得七零八落。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第二句在林晧然的筆下巧然生成,又是透過陳綰綰柔美的嗓音傳遞給在場的所有人,令到整個會場繼續陷入於死寂中。
若是前一句寫的是揚州城的環境,接著則是揚州城的風氣。僅是這麼一句,將這富庶之地的風貌寫了出來,講述了揚州城百姓對音樂和鮮花的喜愛。
陳伯仁是有舉人功名的讀書人,聽到這一句則是長嘆一聲,默默端起了桌面上的茶杯,整個人顯得是悵然若失般。
若是拋開雙方的敵對關係,拋開此次花魁大賽的暗中博弈,卻是不得不承認,這位欽差當真是天縱奇才,當得為他喝一聲彩。
眾書生又是陷入了沉寂中,細細地品味著這一句,已然期待著下一句。只是這一次,他們的腦袋都已經一片空白,只是單純地渴望著下一句佳句。
“雨過隋堤原不溼,風吹紅袖欲登仙。”
第三句在眾人的期待中,又是在那張潔白宣紙上生成,卻是沒有令人失望。在震驚之餘,更多的人都覺得理應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