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8章 下揚州,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員準備送行,但他們卻是註定要失望了。
林晧然並沒有選擇從京杭大運河南下,由於他的欽差身份,加上有著一位擔任吏部尚書的岳父。其所到之處,免不得受到地方官員的極力阿諛逢迎,從而給百姓帶去嚴重的負擔。
鄢懋卿的名聲為何如此狼狽,不說他多麼的斂財,單是他招搖過境的行徑,便足以讓承受招待費用的地方百姓恨得咬牙切齒。
林晧然並沒有前往通州,而是直接朝著天津而去,他早已經讓林福在那裡僱了數艘大船,打算從海路直接前往楊州。
這樣不僅會減少擾民的舉動,而且還能大大地縮短時間,頂多半個月便能夠直達揚州,而他亦不想給兩淮那邊更多的準備時間。
天下六運司,惟兩淮運司為雄,治蒞三分司,惟泰州分司為最,而安豐又泰州之巨場也。商灶淵藪,鹽利甲東南之富。我國家國用所需、邊餉所賴,半出於茲。
從這一番話,便能看出淮鹽的地位,以及淮鹽商人的富足。
大明成立之始,便設兩淮、兩浙、長蘆、山東、福建六個都轉運鹽司,下轄各場鹽課司、鹽倉等諸機構,受巡鹽御史或鹽法道之監督。
在各個產鹽區中,兩淮鹽區地位最為重要。兩淮都轉運使司設於揚州城,下轄三個分司:泰州、淮安、通州,鹽場有三十處,巡檢司十一個。
淮鹽行於南直隸之應天、寧國、太平、揚州、鳳陽、廬州、安慶、池州,淮安九府,滁、和二州,江西、湖廣二省,河南的河省、汝寧、南陽三府及陳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