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4章 建極殿大學士,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紫禁城,文淵閣。
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馮保前來宣旨,林晧然晉建極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傅,領吏部尚書銜,兼任兵部尚書,賜坐蟒服。
從嘉靖四十四年入閣, 歷經七年,期間熬走了徐階、嚴訥、李春芳和郭樸,終於輪到了他這位一度排在第五的閣臣接任首輔。
一切都如同夢幻般,昔日的一幕幕在腦海中重演,而屬於他的榮光終究還是到來了。
“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晧然面對著這個意料之內的授職, 亦是壓抑著興奮謝禮道。
從嘉靖三十七年連中六元入仕,經過十四年的奮鬥,現如今終於名正言順地坐到首輔的寶座之上, 成為這個王朝真正的主宰者。
這一路走來,雖然仕途看似順暢,但期間亦是歷經了無數的風險。既要應對嚴黨的攻勢,亦得提防著徐黨的暗箭傷人,甚至一度跟郭樸反目成仇,每一步其實都是不容易。
所幸,他並完全沒有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亦是努力地施展抱負。
從雷州開海、廣州開啟南洋通道,再到順天革除提編雜稅,而後前往揚州整理淮鹽儘管他不可避免地陷入於黨爭中,但這些年一直都在為民做事。
最讓他感到自豪的是,這些年不僅陸續推出利國利民的治國措施, 而且憑著自己的軍事才能解決了北患。
亦是如此, 哪怕他僅僅奮鬥十四年便坐上首輔的寶座, 但他相信不會有人敢對他指指點點, 亦不能對如此政績卓著的首輔指指點點。
“下官祝賀元輔大人高升!”
陳以勤和張居正跟隨著一起迎旨,便是對著林晧然衷心道賀道。
雖然他們二人沒有得到晉升,只是在內閣的排序無形中更進一步, 特別陳以勤已然成為了當朝次輔。
“下官祝賀元輔大人高升!”
由於建極殿大學士是翰林院的上官,故而翰林院的官員最先行動起來,第一時間便身穿紅色吉服前來文淵閣拜見這位新任上官。
這便是大明官場的真實情況,哪怕再如何清高的官員,他們都奉行著尊卑貴賤那一套行為準則,而林晧然毅然是他們的新領軍人。
“下官祝賀元輔大人高升!”
“下官祝賀元輔大人高升!”
“下官祝賀元輔大人高升!”
在林晧然下衙之時,整個京城的官員不約而同湧向靈石衚衕,紛紛攜禮上門道賀拜見這位新任的內閣首輔。
這一夜,林府的燈火璀璨,顯得十分的熱鬧。
面對著整個京城官員造訪,亦好在林金元對此早已經有了預演,這才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前來的官員。
現如今的朝堂,卻是越來越多的熟面孔,處處似乎都有林晧然的影子,
除了林晧然一手提拔的朱衡、馬森和汪柏等人,有他的同年好友楊富田、張偉和龍池中等人,還有他昔日的下屬何賓、劉耀和趙子泉等人, 另有王弘海、王軍和陳吾德等一大幫門生。
林晧然雖然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輔, 但他的“群眾基礎”比以往任何一位首輔的根基都要紮實,這亦是為何他敢於推動改革的底氣所在。
早在次輔之時, 林晧然便已經是文官集團的領袖,而今無疑更是一呼百應,已然沒有任何人能夠挑戰他的權威。
只是今晚面對京官絡繹不絕的道賀,林晧然顯得十分平淡地應付。
或許在聖旨頒佈的那麼一瞬間很高興,只是那個興奮勁過去,他卻是知道自己的征途其實才剛剛開始。
進入官場之初,他人生最大的目標確實僅僅是官拜首輔。
這麼多年的經歷,特別吳山、潘晟、林燫和郭樸等人的犧牲和夙願,讓他早已經不再單純追求個人的榮華富貴,亦是想要肩負起這個民族振興的責任。
古往今來,華夏出了很多想要開創萬世太平的有識之士,但奈何他們要麼被黨爭所吞噬,要麼遭到皇權的摧殘,最終都沒有能夠實現抱負。
現如今,他已經成為大明王朝真正的主宰,卻是不再受到黨爭和皇權的禁錮,已然是有機會完成先輩們的夙願。
前來造訪的官員倒亦是識趣,面對著情緒不高的林晧然亦是說了幾句道賀的話,而後便是心滿意足地離開。
“夫君,你且放手去做!我們不僅不會成為你的累贅,而且還會成為你的助力!”吳秋雨的肌膚白皙如雪般,卻是在耳邊輕聲地說道。
林晧然迎著吳秋雨的清澈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