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7章 精神領袖,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渾身散著一種上位者的氣息。
哪怕除掉以次輔身份執政的那段時期,單單從出任首輔之日算起,而今他都已經宰國近五年的時間。
跟著嚴嵩、徐階和李春芳等人不同,而今的他是真正的宰國,無論大小事情都是由他這位首輔說了算。
在這近五年的時間裡,雖然期間各地出現了一些災情,甚至西南還出現了一場騷亂,但都被朝廷輕鬆地處理掉。
現如今的大明王朝早已經步入正軌,不僅已經擺脫對土地的依賴,而且東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越來越多人不再侷限於土地,而是意識到生產的重要性,故而出現了一大批專注於生產的作坊主。
正是如此,大明的稅收不僅迅猛增長,而且農稅收入已經落後於商稅,而今的大明朝廷不再需要加徵加派來彌補赤字,甚至太倉每年還出現了可觀的結餘。
在這些清晰可見的功績面前,林晧然的地位顯得越發的穩固,更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擁戴。
谷猨
首輔的值房跟著幾年前一般無二,“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條幅一直掛於牆上,證明林晧然的執政方針並沒有改變。
跟著以往一般,林晧然端坐在書桌前處理兩京十三省政務的事情,外面不斷有官員前來彙報事情。
戶部尚書馬森已經接近退休的年紀,顯得十分恭敬地上呈財務報表道:“元輔大人,這是我們戶部今年的報表,還請您過目!”
林晧然放下手裡的活兒,伸手接過今日的報表,便是認真地閱覽起來。
得益於刁民冊的震懾力和國民繳稅意識的不斷提高,正稅在前兩年便已經順利達到了頂峰,首次突破了千萬銀元大關。由於朝廷今年丟擲優惠稅收政策,致使正稅收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
只是這並不是他最關心的專案,畢竟大明王朝想要真正走向強盛,單單依靠農業稅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受益於大明開拓了美洲市場,不論是商稅還是關稅都明顯有了大幅提高,而關稅更是一躍成為了第一稅種。
林晧然看著兩千兩百萬銀元的關稅收入卻是沒有十分的滿意,畢竟在他的目標之中,單是關稅一項便要達到億元級別。
很顯然,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朝廷仍舊不能鬆懈。
“元輔大人,我們工部和鐵道學院對京津鐵道工程進行了估算,京津鐵路工程預計要耗費八百萬銀元!”工部左侍郎楊富田觀察著林晧然的臉色,便是認真地彙報道。
“元輔大人,如果要擠出這麼一大筆銀子的話,明年的很多預算都不夠了!”馬森的眉頭當即蹙起,便是擔憂地說道。
林晧然已經將報表看完,便淡淡地表態道:“馬尚書,京津鐵路其實不需要由戶部全部撥付,可以透過合資或發債的形式籌集資金,將來透過票價能夠收回投資款的!”
隨著這麼多年的發展,運力工業化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早在幾年前,大明便在廣東建立了鐵路書院,專職於鐵道的建設、運營和維護,更是在澳大利亞嘗試了鐵路專案。
隨著澳大利亞採礦的深入,人力和畜力已經嚴重拖累鐵礦的開採進度,迫在眉睫的是運力的成本和效率。
面對著這個頑疾,鐵路書院在澳大利亞開啟了修建鐵路的專案。從數百米鐵道到數千米鐵道不等,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動力效率,更是大大地削減了運輸成本。
經過這麼多年的技術積累,加上天津港已經興起,大量的人員和貨物都選擇從天津港登陸,致使天津到北京這段路程成為大明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
在幾番的調查和權衡後,林晧然拍板要建設華夏第一條鐵道,要拉開一個全新的動機取代畜力的火車時代。
“元輔大人,這可是八百萬銀元的超級大工程,怕是沒人願意投資或借款吧?”戶部馬森嚥了咽吐沫,顯得認真地提醒道。
足足八百萬銀元的投入,如果不是林晧然的權威,加上這確實有利於百姓和貨物運輸,恐怕他都要強烈反對這種耗費巨大的工程。
只是看到林晧然毅然還是要啟動這麼燒錢的工程,而大部分銀兩還計劃要富戶來承擔,便是不由得給林晧然潑了冷水。
還不等林晧然表態,旁邊的楊富田搶先說道:“馬尚書,你怕是有所不知!現在大家手裡都積攢了不少的銀子,都恨不得尋得利息高又有保障的專案。咱們這個專案由朝廷牽頭,且又十分具有前景,我敢保證定然會受到大家的熱捧,八百萬銀元並不難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