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2章 故人,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變化太多,他而今還是一個小小的兩廣總督,林晧然卻已經是高高在上的文華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一個他需要仰望的大人物。
林晧然將手中的毛筆放到筆架上,顯得關切地詢問道:“吳侍郎,一路上辛苦了,卻不知這一路可還順利呢?”
“蒙閣老關心,這一路下官遇上一夥強盜,但是有驚無險,整個路途亦算是太平。”吳桂芳的目光一直落在林晧然身上,顯得老實地回答道。
他原本是以南京右侍郎的身份總督兩廣,只是突然接到朝廷提拔他升為本部右侍郎的聖旨,而他當即選擇進京入職。
雖然他還是留任兩廣總督,卻不過是換一個頭銜而已,但是官場歷來講究形式。特別官員歷來有回京敘職的傳統,故而他第一時間啟程赴京。
經過這一路的奔波,他亦是安全抵達京城,回到了這座官員夢寐以求的帝都之中,見到這位權力滔天的林閣老。
林晧然端起旁邊的茶盞,卻是淡淡地詢問道:“吳侍郎,你出任兩廣總督已有三年,卻不知如何看待兩廣地區的發展?”
“林閣老為兩廣打下好底子,而冠巾伯除掉韋銀豹讓廣西地區趨於安定,兩廣地區的發展已經成為勢不可擋之勢!下官雖然愚鈍,但定會力保兩廣地區穩定,讓兩廣地區保持如今的態勢發展下去,成為一處不弱於東南太多的富庶之地!”吳桂芳知道林晧然歷來看重兩廣,故而亦是打下保票地道。
在他任職期間,以前印象中的南蠻早已經不復存在,特別是廣州城和雷州城的雙引擎,讓整個廣東地區地被帶動起來了。
此次北上,雖然他途經杭州、蘇州和揚州,但早已經沒有當年對這三地的驚豔,反倒覺得此三地已經比不上日新月異的廣東。
正是如此,他對兩廣地區是十分看好,甚至覺得兩廣超越東南亦不算是夢。
林晧然喝了一口微熱的茶水,卻是突然詢問道:“吳侍郎,你可知為何本閣老讓你加快速度入京?”
“下官不知!”吳秋芳面對這個問題,顯得苦澀地搖頭道。
在他還沒有到達蘇州城之時,卻是接到蘇州方面人員的訊息傳遞,林晧然讓他火速進京。只是林晧然此舉的用意,他一路子亦是進行諸多猜測,但始終不能尋得答案。
“原本是想要給你換個頭銜,只是現在事情出了一些變數!”林晧然將茶盞輕輕放下,而後一本正經地道:“有鑑於兵部侍郎名額不足,我已經向朝廷提議常設兩個兵部侍郎,而京城駐留本朝的侍郎有兩名。本閣老打算讓你留在本部,兩廣總督的人選再重新擬定!”
大明一直採用的是兩個兵部侍郎編制,只是總督已經漸漸成為常設的官職,而頭上往往掛著兵部侍郎的頭銜。
但算上南京的兩個侍郎名額,亦是隻有區區四個名額,根本很難滿足各地總督的需求,卻是出現很多掛戶部侍郎和都察院左副御史等頭銜。
像昔日的浙直總督胡宗憲,頭銜是一升再升,最後竟然升任兵部尚書銜,以致頭銜顯得有些混亂。
正是基於這個顯而易見的弊端,林晧然很快發現了這個問題,進而向朝廷提出增設兩位兵部侍郎的提案。
只是改變隨之而來,由於霍冀受到山西走私大案的牽連而離職,加上在京兵部侍郎人數的增加,而吳春芳已然有了留京的可能性。
“下官多謝林閣老栽培!”吳春芳當即單膝跪地,向著林晧然感恩道。
雖然同為兵部右侍郎,但在京城和在地方卻是天壤之別。很多官員哪怕是官至督撫,但亦是無法回到本部任職,這回京早已經成為外派官員的一道鴻溝。
只是現如今,林晧然竟然告訴他能夠留在京城,讓他頓時有一種天下突然掉下餡餅的感覺。自然地,他知道這個餡餅是眼前這位林閣老給他的。
“吳侍郎,你無須如此大禮!”林晧然顯得滿意地說道。
“林閣老的恩情,我吳某人今生今世不敢忘!”吳桂芳雖然早已經轉投林晧然麾下,但亦是當面表忠心地道。
林晧然很滿意吳桂芳這份知恩圖報,卻是進行告誡道:“你不曾在我手下幹活並不知曉:我這人對事不對人,你今後做事切不可犯下大錯!”
“下官謹遵閣老教誨!”吳桂芳其實一直知曉林晧然的做派,當即便是拱手道。
林晧然抬手示意他起來,而後說出安排地道:“你先到吏部入職,過些天任命便會下達,你呆在京城等上幾天!”
“是!”吳桂芳顯得溫順地道。
林晧然看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