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2章 隆慶的手段,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晨光明媚,金鑾殿上。
坐在龍椅上的隆慶面對林燫突然請冊封皇嫡子卻是愣住了,自己在來的路上還在苦苦思忖該如何將皇長子推上太子位,結果底下的臣子反而率先發難了。
“臣等附議!請皇上冊封皇嫡子為太子,以定國本!”殿中的百官紛紛出列,亦是對隆慶進行請願道。
林晧然一直觀察著隆慶的反應,卻是看到隆慶臉部出現驚訝神情外,眼睛竟然還湧現了憤怒之色,而且還扭頭望向自己。
雖然他已經透過皇宮的眼線知曉前些天乾清宮上演的尷尬一幕,知道隆慶冊封皇長子朱翊鈞的意圖沒有死,但為了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更為了華夏民族的強勢崛起,卻是知道萬萬不能讓朱翊鈞登基。
林晧然迎著隆慶的目光,亦是站出來表明立場地道:“皇上,冊立東宮系宗社大計,望皇上蚤定。”
李春芳等閣臣亦是紛紛表態,卻是希望隆慶同意冊封皇嫡子為太子。
隆慶面對整個金鑾殿官員的集體請願,頓時感到自己這個皇帝的渺小,但還是頂著迎面而來的壓力道:“眾愛卿,先皇當年六十亦未立太子,朕今年不過三十有四,何用急哉?太子之事,容後再議!”
這……
殿中的官員聽到隆慶這個回應,卻是知道隆慶這分明是用拖字訣,已然還是不願意冊封皇嫡子為太子。
“皇上,大明曆代先皇之所以遲遲未立太子,此乃皆因多不是嫡出所致!然孝宗誕下武宗時不過二十有一,武宗僅是兩歲,便被早早冊立為太子,從而確保大明安定。今冊封皇嫡子為太子,可定國本,請皇上莫再拖延!”郭樸當即上前,顯得有理有據地辯駁道。
雖然隆慶的理由看似無懈可擊,只是在郭樸這些最精明的政客眼裡,不過是一個笨拙的藉口罷了。
事情正如郭樸所言,除了嘉靖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執拗皇帝,前面的大明皇帝有皇嫡子都是早早便冊封。
“冊封皇嫡子為太子,可定國本,請皇上莫再拖延!”殿中的官員宛如是應聲蟲,在暗暗佩服郭樸的雄辯之時,亦是紛紛進行響應道。
隆慶被辯得啞口無言,更是知道自己根本不是這些宛如妖孽般臣子的對手,卻是想起早前的盤算,卻是突然伸手捂著額頭道:“哎呀……朕腦袋疼,宣太醫,退朝!”
這……
滿殿的官員看著隆慶這個拙劣的表演,卻是不由得目瞪口呆,紛紛望向這個意圖用裝病來逃避問題的隆慶帝。
馮保自是一眼便看穿隆慶是在裝病,只是自己卻是不好拆穿,上前扶著隆慶同時對外面喊道:“傳太醫,擺駕回宮!”
儘管很多人一眼便能看穿隆慶的拙劣表演,但宮人不得不裝著慌慌張張的模樣,像幾天前那般將隆慶帶走。
陳以勤和張居正看著這個拙劣的鬧劇,看著隆慶健步如飛般地隨著宮人離開,不由得默默地交換了一個眼色。
“皇上看起來不像得了急病!”
“皇上分明是逃避,這該如何是好呢?”
“冊封皇嫡子事關國本,此事咱們不可退讓!”
……
殿中的官員看著裝病離開的隆慶,亦是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地道。
雖然很多官員都看出隆慶所屬意的太子人選是皇長子朱翊鈞,只是在事關祖制和禮法的原則性問題面前,卻是沒有官員想要改變立場。
不說在經過幾番清洗後,現在的文官集團是以林晧然馬首是瞻,而今的大明朝呈現著罕見的蒸蒸日上的面貌,故而很多官員都不願意毀掉這個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李春芳和郭樸無奈地嘆息一聲,李春芳扭頭望向林晧然詢問道:“林閣老,此事咱們當如何是好呢?”
殿中的很多官員聽到這個問話,亦是紛紛好奇地望向林晧然,卻是早已經將林晧然視為他們的主心骨。
“皇上怕是不願意即刻冊封皇嫡子為太子,只是此舉關乎大明的國本,故而我們理應再向皇上請願!”林晧然面對著周圍官員的目光,顯得旗幟鮮明地表態道。
不得不說,有時父親的偏愛害人。明明按大明祖制當立皇嫡子,只是因為隆慶偏好於皇長子朱翊鈞,而今在這個事情上產生了君臣矛盾。
事到如今,他只有帶領著文官集團繼續向隆慶進行施壓,讓隆慶被迫同意冊封皇嫡子為太子。
殿中的官員得知林晧然的態度和立場,亦是紛紛點頭認同,卻是打算明日早朝或上疏請隆慶冊封皇嫡子為太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