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9章 關於盛世,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府,書房中。
李春芳伸手抄起茶盞,面對著滿臉震驚的林晧然,嘴角泛起一絲苦澀,但心裡忍不住生起了幾分得意。
跟著這個妖孽相處這麼多年,朝堂的陰謀詭計皆是出自於對方的精妙佈局,連同那頭老狐狸徐階都被攆走。
只是如今,他做了一件足以向兒孫吹噓的事情,便是讓這位林文魁的臉上罕見地露出了震驚之色。
很顯然,對方在來之前根本沒有猜到是自己將李燾的奏疏洩漏出去,算是被自己小小地算計了一把。
“元輔大人,此事必然會觸怒皇上,皇上怕是要追究,此不知意欲何為呢?”林晧然的心裡久久不能平息,顯得不理解地詢問道。
李春芳的手捏著茶蓋子輕潑著滾燙的茶水,顯得雲淡風輕地詢問道:“林閣老,你是覺得老夫這般做法有利無害,可是如此呢?”
“不錯!此等做法對元輔大人不僅沒有益處,而且事情若是追究起來,恐怕還會牽扯到元輔大人身上!”林晧然迎著李春芳詢問的目光,顯得一本正經地道。
其實有一句話他沒有,若是隆慶查到捅破這件事情的人是李春芳,那麼李春芳恐怕是坐不穩首輔的位置了。
隆慶可以容忍一個名不經傳的禮部主事攻擊於他,但如果知道堂堂首輔在後面推波助瀾,那麼他如何還能善罷甘休?
正是如此,李春芳這個舉動讓林晧然完全是看不透,這個做法沒有任何的政治收益,反倒很可能會搭上自己的前程。
若不是李春芳親口承認,林晧然還真的猜不到此事是李春芳洩密,卻是攪動這場風波的幕後黑手。
李春芳輕呷了一口茶水,顯得認真地詢問道:“林閣老,很多官員都已經在歌頌現在是盛世,卻不知你覺得可是如此?”
“現在的朝廷財政只不過剛剛有所改善,大明離盛世……甚遠!”林晧然冷哼一聲,便是認真地回應道。
儘管在他的“輕賦稅”、“刁民冊”和“重工商”的政策下,大明的經濟明顯得到改善,但離他心中的盛世還差之甚遠。
遠的不,現在大明的財務仍舊是入不敷出。雖然刁民冊、市舶司和商稅都加大了財政收入,但水利工程的開支、宗藩祿米和軍費都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現在想要達到盛世的水準,那麼至少有一個健康的財政,面對地方的災情能夠有足夠的大倉銀應對,只是現在卻還遠遠達不到。
李春芳知道林晧然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顯得推心置腹地道:“雖然皇上小事由我們內閣裁定,但每逢大事卻從來不敢拿主意,所以咱們內閣所提的一些改革措施要麼被拒要麼被拖著,根本得不到施行!”
“元輔大人,咱們的皇上便是這種怕事的性子,早前明明已經答應我要削減宗藩祿米,結果拖到現在都沒有個結果!”林晧然的嘴角泛起一絲苦澀,顯得十分無奈地道。
這話其實是半真半假,雖然他嘴裡有埋怨隆慶的意思,但心裡卻是十分清楚隆慶根本不會讓削減宗藩祿米的方案透過。
任何一場重大的改革,其實都是將資源從一群人轉移到另一群人身上,而想要將利益轉到底層百姓身上無疑會遭到地主階層的強烈反對。
雖然現在的內閣可謂是大權在握,只是他們得不到隆慶的有力支援,內閣亦不敢觸碰到地主階層的根本利益。
亦是如此,現在的內閣所做的事情雖然很多,但並沒有根本性地改變這個王朝,甚至連宗藩群體的利益都無法觸碰。
李春芳知道跟聰明人不需要得太細,便是發出感慨地道:“聖人一直欲速則不達,但而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是再這般拖下去,恐怕大明朝的現狀仍舊無法得到根本上的改變,離盛世怕是遙遙無期了,老夫可是還想要看一眼盛世呢!”
雖然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郎,因青詞而得到嘉靖的七次中旨提拔而入閣拜相,創造一個詞臣晉升的小神話。
只是他現在已經是六旬的老人,若是隆慶再拖上十年,那麼他恐怕真的要“家祭無望告乃翁”了。
林晧然的心裡微微一動,當即便是猜測道:“元輔大人,你此次故意捅出李燾奏疏的內容,便是故意戳破皇上沉浸在聖主明君的幻象,想要以此逼迫皇上同意改革,為百姓多做點事情來挽回名聲?”
“不錯!咱們的皇上過得太安逸了,若是不能給他一點壓力,他還做著聖主明君的美夢!”李春芳讚許地望了一眼林晧然,然後長嘆一口氣道:“老夫希望此次能給皇上澆一盆冷水,讓皇上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