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0章 帝無恙?,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翰林院侍讀學士王希烈是地地道道的詞臣,曾經主持過順天府的會試,前程可謂是不可限量。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將來有機會入閣拜相。
只是王希烈因為是徐階的門生,當年亦是得到徐階的提拔和栽培,哪怕王希烈不在京察之列,卻是被平調到南京翰林院擔任侍讀學士。
如果說國子監還有一些許可權,但到南京翰林院確實是徹徹底底的養老,卻是已經沒有前途可言了。
跟著王希烈相似的命運還不少,哪怕是貴為詞臣,凡是跟徐階有牽扯的官員亦是紛紛被外放地方或南京養老院。
此事倒不全是林晧然黨同伐異,而是徐階富敵嚴家的家財被查抄出來,跟著徐階關係密切之人自然要受到牽連。
值得一提的是,若不是文淵閣大學士張居正是隆慶的帝師,單是他跟徐階的這份關係,恐怕亦是無法再佇立於朝堂之上。
雖然張居正現在保住了位置,但其聲譽還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畢竟沒有徐階的提拔,張居正又怎麼可能從翰林侍講學士兩、三年工夫便入閣拜相,甚至張居正進入裕王府講學亦是徐階推薦的結果。
正是如此,張居正不僅失去了徐階給他留下的徐黨政治資源,甚至已經失去了問鼎首輔寶座的可能性。
只是歷史的車輪已經滾滾向前,崛起的勢頭變得勢不可擋。
京察和抄家結束後,整個朝堂彷彿開啟束縛在華夏身上的枷鎖般,華夏的經濟宛如甦醒的巨龍虎視眈眈地望向了海洋。
隨著上海、寧波、福州、廣州和雷州開啟海外航線,致使大量的商品流向了東海、南洋和西洋,從而換得源源不斷的金銀和其他國家的商品。
越來越多的華夏地方勢力或勇於探索的冒險者揚帆遠航,便是追逐著海外的財產,致使開海已經變得不可逆轉。
另一方面,聯合商團成為華夏民族的開拓者,在澳大利亞深深地紮根,將最優質的鐵礦石運回大明。
終究而言,這是一個大航海的時代,而華夏想要真正的崛起,那麼就要乘風破浪,取得航海時代所帶來的機遇。
四大市舶司都履行著他們各自的職能,面對著越來越多湧向海外的商品,他們的進項正在填補著大明財政的虧空。
哪怕一直依附在大明身上吸取精血的宗藩祿米,儘管隆慶遲遲不肯下決心改制和削減,但大明財政的改善同樣顯而易見。
時間悄然來到六月,在林晧然操縱全域性之下,整個大明朝越來越專注於發展,慢慢地呈現著一副盛世的景象。
正如那位偉人所說一般“發展才是硬道理”,隨著大明越來越重視發展,很多矛盾變得不那般的尖銳。
昔日為了爭水而兩村械鬥,只是隨著紅薯、土豆耐旱作物的推廣,加上各地的手工業發展,讓地方解決矛盾的手段變得更加的溫和。
隆慶在受李芳的提醒後,一度有意將南京禮部尚書趙貞吉叫回來制衡林晧然為首的內閣,但卻是遭到了趙貞吉的拒絕。
倒不是趙貞吉不願意謀奪禮部尚書乃至入閣,而是他自知現在的百官是以林晧然馬首是瞻,自己回到京城還要跟以林晧然為首的內閣打擂臺,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以現在的朝堂形勢,早已經失去跟林晧然為首文官集團分庭抗禮的土壤,而今的文官集團是空前的強大。
隆慶其實亦是一時的心血來潮,本質還是一個沒有什麼權欲的帝王。至今登基已經近五年,只是很少會主動召見官員,一直都是專心在後宮享樂。
正是如此,隆慶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是由內閣來操辦,而很多政令無疑是出自林晧然之手。
紫禁城,金鑾殿。
這一日清晨,百官跟以往一般來到這裡上早朝,顯得井然有序地站在那裡,每個官員都顯得神色專注。
兵部左侍郎吳桂芳待到前面的官員奏事完畢,便是上前奏事道:“皇上,我朝內外衛兵分隸五府,為避免強臣握兵之害,永樂末年遂結營團操,乃以三千、神機二營統之,因號為三大營。正統末年改為十團營,弘治間為十二團營,正德間增東西官廳。嘉靖二十九年,嚴嵩建議於五府之外設戎政府,握內外兵藉。後成國公朱希忠等二十人請收戎政武臣及印,仍三大營。三大營各一將領之,賜敕,以文職大臣一員為總理,無事居營訓練,有警則總兵掛印出徵!”
文官集團亦是有著自己的利益,此次已然是想要將手伸向拱衛京城安危的三大營,要在其中設定一名總理文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