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章 新計劃,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能得到很多很多賞賜了呀!”虎妞轉念一想,又是脆聲說道。
“這話是沒有錯!但現在搶佔軍功已成慣例,而很多實物封賞根本到不了士兵頭上,他們上面有小旗、總旗、百戶、千戶、參將、指揮指等,根本就討不到什麼好處!以致如今,兵將都不會博命!”林晧然搖頭說著,然後又是補充道“最為重要的是,我們當今朝廷沒有想過要誅殺韃靼人,所以又談何能取勝呢?這次取勝了,下次呢?”
“沒有嗎?”虎妞做了一個思忖狀,認真地問道。
“以前或許有,但如今確定沒有了!”林晧然苦笑道。
若說當今嘉靖是一位明君,這話恐怕不能夠成立。在收復河套一事上,嘉靖的反覆無常,對北方軍士無疑是一場巨大的打擊。
河套,一直被中原王朝視為戰略要地。出河套向東可以直接進攻宣府大同,給京師造成巨大壓力;向西則可侵擾延安、寧夏、甘肅等地,西北邊陲遂不得安生。
在明代正統年間,漸漸放棄東勝,於是河套開始被蒙古佔據。但是在這個時期,蒙古也是時來時往,局勢尚可挽救。
嘉靖中期,三邊總督曾銑深知河套地帶的重要『性』,也看透了歷任輔臣不提收復河套只不過是只求無過不求有功的心態。他毅然決然地上書,請求皇帝支援他征伐河套,並且保證三年內一定可以克服河套。
曾銑的建議在內閣中也獲得了時任內閣首輔夏言的全力支援,打算調配軍力,將那幫蒙古人打跑,從而奪回河套。
只是萬萬沒想到,嘉靖的興奮勁過去,卻想要反悔了。而面子使然,他選擇接受了嚴嵩的誣告,將憤而辭官的夏言和曾銑砍了腦袋。
亦是這事之後,三邊再不敢言收復河套一事。而嘉靖帝專心於修道,不斷將錢投在修建道家建築物上,甚至對軍費進行了削減,讓九邊實行守勢。
這不僅是一起冤案,更是直接打爬北邊軍隊的銳氣。軍士龜縮於城中,目睹著蒙古騎兵南下搶掠,無人再敢提殺蒙古人收復河山的事情。
“哎呀!朝廷為什麼這樣子呀?那些韃靼人這麼壞,殺了我們很多大明人,我們也不能放過他們,打到他們不敢進攻我們為止!”虎妞攥著拳頭,怒其不爭地道。
“你說我們為什麼要打韃靼?”林晧然問道。
“因為他們殺我們很多大明人,還搶我們東西呀!”虎妞給出理由,很是理所當然地說道。
林晧然卻是苦笑道“對一些當權者而言,他們更看重的是利益得失!跟韃靼交戰,勝仗跟敗仗其實沒有區別,甚至敗仗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跟著那些頭腦簡單的蒙古人相比,大明人確實是太複雜了,亦是太精明瞭一些。面對著外敵入侵之時,大撈特撈的事不是沒有。
就在去年這個時候,蒙古俺答部圍大同,結果這場戰事竟然長達半年之久,而大明耗資數十萬白銀。但這數十萬白銀打著軍費的開支,最終卻落到了某些高層的腰包裡。
正是如此,蒙古鐵騎遠來是他們的發財機會,他們又有什麼理由去改變這種現狀呢?
哪怕是大明之主的嘉靖帝,蒙古鐵騎只是搶一些財物和子民,壓根影響不到他的修道,亦是能夠容忍蒙古人的這種行徑。
總而言之,當今朝廷對於打敗韃靼人不會過於執著,只要不影響他們利益即可。試問這樣的大明,又如何能打敗韃靼人呢?
“要是我能帶兵打仗就好了!”虎妞卻是嘆氣道。
林晧然淡然一笑,自然知道這丫頭的願望這輩子都不會實現,又是笑著道“你這次回來後,就別到處跑了,將咱家的聯合銀號好好經營起來。”
林晧然的下一步重要計劃已經制定,決定效仿王安石變法,在雷州府推出“新青苗法”。
在雷州城成立一間銀號,以低息借錢給那些有田產的普通百姓購買棉花種子,然後讓聯合作坊跟他們提前簽訂收購合約,從而推動雷州府百姓選擇種植棉花這類經濟作物。
在棉花種子方面,他已經派人從瓊州島引進了。雷州府雖然地處大陸,但地理和氣候更近於海島,故而瓊州島的棉花種子最合適。
只是棉布的種植,主要是出於戰略考慮,林晧然並不打算在這裡賺什麼錢。相對於那點利潤,鼓勵雷州百姓廣泛種植棉布的經濟效益更巨大。
或是已經無人可用,又或是出於培養虎妞的考慮,林晧然在一番權衡後,決定將這件重要的事情交由虎妞這個野丫頭去『操』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