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6章 路上,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由於夏季是晝長夜短,且夏汛致使京杭大運河水位上漲,歸途明顯比冬天的枯水季節要快上很多,一路亦很是順暢。
途經南京的時候,林晧然選擇在此停留,一是想要帶著虎妞領略舊都的風采,二是想要拜訪鄉試的恩師尹臺。
南京城,居住人口數量高居世界第一,巍峨、雄壯的城門,蜿蜒約七十里的城牆,歷時三十年修建而成,氣勢並不弱於北京城。
這座巨大的古城如同一塊磁石般,四面八方的百姓朝著這裡湧來,從四個城門洞口進入。
人群有普通百姓、有衣著光鮮的富商、有前來遊學的學子、有赴考的生員,亦有踏青歸來的富家千金或公子等等,這裡排著一條長長的隊伍。
身穿著士子服飾的林晧然帶著虎妞等人排著隊,只是他身上少了朝廷官員的威嚴,多了年輕書生的風流倜儻,手裡還持著紙扇驅趕著夏日的炎熱。
看著從旁邊呼嘯而過的官轎,他並不著急,如同一個赴考的生員般。
雖然他亦能享受直接進城的特權,但不想大過於招搖,畢竟他是在前往雷州府赴任的途中,南京城並不在赴任線路上。
六朝古都,金陵形勝地。
林晧然對南京有些期待,亦打算到秦淮河走一趟。聽著周圍人的談話,他發現南京城的人更熱衷於花魁大會、詩會等話題,對當今時政話題卻不怎麼關注。
前面有兩個書生在竊竊私語,一個眉飛色舞的書生將話本塞到另一個書生懷裡,那書生如同做賊一般,極是心虛都望著左右,跟著林晧然目光相觸時,臉上紅若豬肝一般。
林晧然是何等人物,眼睛是何其毒辣,前世早就修得了“片中有碼心中無碼”的境界,自然知道那是一本怎麼樣的書。
不得不說,由於印刷成本的降低,現在是小說的黃金時期,更是性文學的鑽石時期,像《如意君傳》就誕生在這個時期。
書生市場對《如意君傳》這類作品無疑是極度飢渴的,潛在的購買慾望必定要高於《談古論今》,甚至要高於四書五經。
林晧然當初亦看到了這個潛市場,但他最終卻不敢動手。不說事情暴露後,真會毀掉他在士子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亦很難帶給他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名氣。
由於沒有版權保護,市場必然會出現大量的盜版書籍。至於名氣,這個就更不可能存在了,為何直至現在都找不著《金瓶梅》的作者?
其實不僅是性文學,哪怕是傳統的小說,小說作者在這個時期根本就不被主流所認可,甚至還得到衛道士們的瘋狂打擊。
林晧然創立的刊物《談古論今》能夠取得成功,一方面是翰林院在士子中的超然地位,另一方面則是他的內容能登大雅之堂,推出的時事策又符合上層士子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底層士子的基礎數雖然大,但“話語權”卻掌握在上層士子的手中,越是上層計程車子的話語權亦會越大,這一點跟市場需求相悖。
正是如此,《談古論今》能夠成為士子們的聖書,而新興的小說則很難登上大雅之堂,除非林晧然冒險甩出驚世之作才有一點可能打破這種現狀。
只可惜,林晧然在短期內,還不打算“玩火”,或許等《談古論今》打下牢固的渠道基礎再行動。
隊伍正慢慢向前,眼看就要輪到他們這幫人進城了。
“這位兄臺,我是松江府的鄧永謙!”幾個身穿生員裝計程車子走過來觀察一下前面隊伍的人,為首的一名士子朝著林晧然拱手道。
“幸會!”林晧然回禮,竟然覺得這人有幾分眼熟,但卻想不起在哪裡見過。
“這是一點心意,兄臺能否給我們讓出三個位置呢?”鄧永謙掃了他身後幾人,將一兩銀子遞給林晧然微笑道。
“不讓!”林晧然沒有接過銀子,直接板著臉道。
聽著他如此不識抬舉,一個書生忍不住大聲道:“你小子別不識好歹,鄧兄是我們應天有名的大才子,他爹更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鄧長生!”
此言一出,鄧永謙的腰桿挺起,臉上分明露出了得意勁。卻不知是為著他“大才子”的名頭得意,還是為著他父親而驕傲,或是兩者皆有。
林晧然抬頭打量著鄧永謙,恍然大悟地道:“你就是徐大壽的兒子!”
怎麼回事?
大家原以為林晧然是會一臉敬仰,然後急忙吩咐他三個隨從讓出位置,但卻沒有想到,竟然是如此淡然的反應。
“你認識我父親?”鄧永謙並沒有當即發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