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章 深閨,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朝的中央集權達到了一個頂峰,受害的不僅是普通的百姓,還有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群體。對於女性的管制,這個時代亦達到了一個變態的程度。
儒家程朱理學思想在明朝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和發展,不僅進行“三從四德”等思想的灌輸,還有“婚前自貞,婚後守節”貞節觀念的宣揚,讓到女性基本無法參與到戶外活動中去。
漸漸地,大明女人形成了“婦女之行,不出閨門”的現狀,一般的大家閨秀只能呆在宅子中,鮮有出外走動的。
吳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吳秋雨無疑就是這麼一個時代女性,自從上次到長安街看御街誇馬後,她便一直宅在家裡,如今已經近一個月沒出門了。
對於這種宅女生活,她早已經是習以為常,對外面世界由最初的好奇轉為了害怕。她身穿著白色的長裙,正端坐在涼亭中,做著針線活。
雪白的纖手持著一支銀針,在那白綢上繡著一朵鮮豔的牡丹,牡丹花顯得活靈活現,只是她的神情鬱卒,清澈的眸子蒙上了一層淡淡的憂傷。
就在昨天傍晚,她打算叫爹孃吃飯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了爹孃在書房中的談話。孃親竟然打算給她張羅一門婚事,而物件是某個侍郎家的公子,正在徵求著父親的同意。
在得知這個訊息後,她心裡極是難過。卻不是爹孃突然要“拋棄”她,而是她心底隱藏著一個秘密,她的如意郎君不是那個什麼侍郎的兒子。
在經過一整夜的思忖後,她今天又糾結了整整一個上午,終於下定了決心。
在孃親從觀音廟上香歸來、心情顯得正愉悅之時,她找到了孃親進行攤牌,理由是她還不想這麼小就嫁人。
在她想來,這個理由無疑是成立了,而且可以讓她底氣十足。畢竟她才十四歲,足可以讓到孃親打消將她嫁人的念頭。
她是這麼想的,亦是鼓足勇氣去做了,還準備了好多好多的說辭,相信她孃親沒有理由逼迫她。
結果她孃親咯咯發笑,摟著她進行取笑道:“傻丫頭,孃親怎麼會捨得這麼早就將你嫁過去,這只是先幫你將親情定下來,過兩年再正式拜堂成親。”
過兩年再嫁過去?
在聽到這番話後,她當時的心當即碎成了渣,這不是她想要聽到的答案。在那麼一瞬間,她準備的那些說詞,竟然一句都用不上。
她當時很想將內心的想法跟孃親道明,旗幟鮮明地站在反對的立場上,但卻發現沒有了一絲的勇氣這樣去做。
她知道孃親亦是誤會了,孃親一定認為她是孝順,而不是真要反對這門親事。她當時可謂是失神落魄,都不知道是怎樣從孃親的房間離開的。
對於這門婚事,她心裡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她不願意嫁給那個什麼侍郎的兒子,她不願意,不願意。
只是這一些,她孃親註定是不聽到,亦不會知道。
在這個花紅柳綠的後花園裡,在這個百花爭豔的季節裡,吳秋雨的心卻好像被一塊石頭堵著一般,心裡很是難過。
只是她從來都不是那種性格強勢外放型的女孩,亦並不擅於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哪怕心裡如何不願意,她向來都選擇屈從著家人的意志。
比如,她明明不喜歡吃魚頭,但孃親說魚頭最好吃,一直都夾給她吃,她從來都沒有拒絕過,一次都沒有。
比如,她喜歡穿青色的裙子,青色能讓她心情變得更愉悅,但孃親說她穿白色更好看,亦是一直張羅著白色的衣裙給她,她亦是默默地接受了。
比如,她明明不喜歡刺繡,但孃親說女人都得學會這個,所以在鏽娘教她的時候,她亦是一絲不苟地學習了這門技藝。
再比如,她想到鼓樓那邊買個漂亮的釵子,想在那熱鬧的街上好好地逛逛。但孃親說女人不能拋頭露面,當即就幫她買回了好幾把她不喜歡的釵子,她也沒有多說什麼。
再比如,昨天她知道孃親想要將她嫁出去,她感到家裡的空氣很壓抑,想帶著小翠想出門走走,僅是到衚衕口呼吸一口外面的空氣,結果她孃親聞訊便是攔住了她,她亦沒有反抗。
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她就是這麼一個人。
不喜歡跟家人爭執,哪怕最終會受一點委屈。
但這一次,她很想爭執,她不想嫁給那個侍郎的兒子。只是她才發現,她的性格彷彿都定了型,身上早已經打上了懦弱的鉻印,讓她都鼓不起勇氣去跟孃親爭執,甚至都不敢跟孃親表態真實的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