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2章 吳山的智慧,寒門禍害,餘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想,皇帝同樣是肉眼凡胎,自然有七情六慾。
嘉靖是世子出身,並沒有受到正統的教育,對百姓從來都沒有那一份愛護之心,根本不知曉作為君王的那一份責任。
就像是一個野孩子,突然就捧上了皇帝的寶座上。他自然而然地認為天下都是他朱厚熜的,所有人都要服從於他,根本就沒有成為明君的觀念。
最初的首輔楊廷和算得上是一個賢臣,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將年僅十四歲的野孩子嘉靖扶上皇位,並沒有讓大明的政權交替出現波折。
嘉靖登基後,精力卻放在“大禮儀”上,一心只為著給父親興獻王正名。他將其父升格為皇帝,其母升格為皇后,但偏偏沒有想到這個國家會如何,並沒有承擔起治理這個國家的使命感。
在後來的首輔人選中,嘉靖選用了聽話的張璁之流,楊延和則被他逼得失望致仕,而後又被削為民,致使楊延和鬱鬱而終。
延杖,在本朝更是達到了頂峰。
因大禮儀的分歧,兵部尚書金獻民、翰林學士豐熙等二百多人跪哭左順門。
嘉靖大怒,下令對豐熙等五品以下官員一百三十四人施以廷杖,當場杖死十六人。八天以後又廷杖翰林院修撰楊慎等七人,其中給事中張原被杖而死。
此後,竟一發而不可收,延杖成為其體罰臣子、發洩淫威的慣用手段,見於記載的廷杖記錄四十多次,先後有數百人被杖責,其中二十多人死於杖下。
嘉靖十九年八月,太僕卿楊最因勸阻皇帝服食丹藥,受杖而死。
歷史彷彿是跟大明開了一個玩笑,一個野孩子當了皇上,自然註定是難以成為一代明君。偏偏地,這個野孩子還很聰明,將國之權柄握在手中,培養出了嚴嵩、徐階和袁煒這種聽話的閣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