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1章 ……總要去一次的……,皇朝風雲之弘雲錄,凰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泰微笑搖頭:“並非老夫不願,但老夫年近古稀,精力已經大不如前,就算再想上戰場怕也是力不從心了,是時候將這副擔子交給年輕人了。”說著,他看似無意的拍了拍霍雲的肩膀。

“呵呵。”霍雲一笑,道:“李將軍言重了,我觀將軍現在也未老邁,上陣殺敵依然綽綽有餘,古來的那些老將也是數不勝數啊!”

“哈哈!”李泰大笑一聲,道:“你莫說些好聽的,老將衝鋒在前皆因國無大將,若後繼有人,老將佔著高位不撒手豈非徒惹年輕人不快?老夫知道,你們都並非貪戀權位之人,但這國家大事,能擔者何必謙讓?”

霍雲繼續笑道:“縱使李將軍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是還有鄺王麼?他多年鎮守天門山從未出錯,當初不是李將軍上書請奏鄺王為天門山主帥的麼?現又有將軍長子輔佐,我聽說,李英兄已日漸成熟,將軍也該給他機會才是。”

“嗯,”李泰頗為贊同的點點頭,“這話倒是沒錯,鄺王有將帥之才,不辱祖先英名,確實不差。”

此處所說鄺王並非李姓宗室,而是夏朝開國功臣之後,當年聖祖皇帝親封的九位異姓王之一,經過千年時光,其餘八位異姓王已先後絕嗣或者除爵,只剩下鄺王項家憑藉頑強的生命力一直留存到現在。

現任鄺王項英早年曾在李泰軍中,憑藉戰功升至李泰的副將,深得李泰信任和倚重,天門山的重要性皇帝自然知道,那裡的統帥必須得讓朝廷放心,然後李泰便保舉了項英出任,事實證明這個選擇是沒有錯的。

鎮守天門山的這些年裡,項英可謂勞苦功高,不僅將天門山的軍務整頓的有聲有色,還將天門山駐軍的戰力提升了一個等級,要知道那裡駐有四十萬大軍,駐軍數量與北庭都護府持平,僅次於長城防線。

要將這四十萬人管好很不容易,此外,項英也主張開墾天門山周圍的荒地,那裡接近與魔族的交戰區,周邊各國都不敢耕種,而項英帶領著軍隊對那裡進行的開墾,將大片荒地變成了農田,實現了軍糧的部分自給自足,大大減緩了朝廷的壓力。

在前次驅魔戰爭中,項英率領天門山駐軍英勇作戰、拼死抵抗,沉重的打擊了魔族,若不是他遠在天門山,極少回京,很多人恐怕都會把他看作李泰之後的夏軍第一人。

“嗯?”霍雲有些疑惑道:“李將軍怎麼不說了?李英兄不是也在天門山軍中麼?他的表現如何?”

說到這個,李泰便搖了搖頭:“英兒現在雖已是鄺王副將,但想必他也是看在我的面子上。這小子兵法武藝雖然有些長進,但還是得繼續歷練,尚無法接我的班。”

霍雲知道,這並非是李泰的謙虛之詞,他的確是這麼想的,作為李家的兒子,李泰從小接受的就是嚴酷的訓練,這才有他今時今日的成就,並非他要求過大,而是他的兩個兒子確實還沒有達到他心中的期望,長子是這樣,次子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很是難得,李泰向來挑剔的目光看到霍雲就不一樣了,他道:“與霍兄弟比起來,老夫那兩個兒子還是不成器的,還差的很遠。”

“李將軍這麼說就折煞我了!”霍雲微笑搖頭,“兩位李兄身上流的都是李將軍的血,我哪能跟他們相比啊?”

李泰抬起手,道:“老夫這輩子從來是對事不對人,霍兄弟年紀輕輕,首次領兵掛帥就滅了唐、秦、燕三國,如此摧枯拉朽,實在讓老夫大開眼界,老夫這麼多年的軍旅生涯也未曾立下如此功勞,佩服萬分哪!”直到現在,他在說起的時候臉上仍是流露出了激動和敬佩。

“哎!李將軍這麼說就過獎了。”霍雲道:“將軍為帥多年,深諳兵法,此戰並非只是我一人之功,亦並非我一軍之功,若無陛下、李將軍、徐大人等當時在後全力支援,若無那三國自身內鬥不止、消耗國力,我軍亦難一擊成功。”

李泰笑容不減,道:“話雖如此說,即便佔盡優勢,若主帥無能,三軍依然受累,更何況能夠看中如此戰機者,說明霍兄弟的眼光獨到,兄弟就不要謙虛了!”

聽著兩人說話,一旁默不作聲的軒轅紀和司馬韜對視了一眼,他們又怎麼會不知道霍雲的本事,甚至比李泰更加清楚,在他們心中,霍雲一直都是天門山抗魔主帥的不二人選,可他本人卻不是很樂意,別人怎麼說都沒有用。

很快他們就已經走到了宮門口,即將分離,霍雲笑著對李泰道:“李將軍既然都這麼說了,我若是再推辭就未免不恭。這樣吧,我會好好考慮此事,將來必給將軍一個滿意的答覆,你看如何?”

“好。”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大軍閥

暮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