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3章 沒有選擇(上),皇朝風雲之弘雲錄,凰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烏孫人也明白,這種行為相當於向吐蕃宣戰,可他們已經別無選擇,若是讓這些吐蕃軍把訊息送出去,吐蕃依然會憤而出兵,所以烏孫人想將這些知曉秘密的吐蕃軍殲滅,這樣還能拖延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也足夠與夏朝結盟了,有了夏朝的幫助,吐蕃的威脅就會小了很多。

然而天不遂人願,烏孫人做夢也想不到,吐蕃軍竟然從他們的重重包圍中突圍了出去,這樣所有的事情就真的沒有辦法回頭了。他們只能選擇與夏朝合作。

軒轅紀倒是非常樂見這個結果,他深知這些牆頭草的秉性,與其讓他們將這些吐蕃軍殲滅,不如讓這些吐蕃軍突圍出去,讓烏孫人再也沒有回頭之路。當然,這樣的變化軒轅紀和霍雲也沒有料到,卻頗有一些歪打正著的意思。

所有事情都有因果,如果烏孫人消滅了這些吐蕃軍又會怎麼樣?也許到時候他們就又有做牆頭草的機會了,現在沒有退路他們也怪不得別人,如果他們做得好的話也許就不需要面臨這樣的境地了。事情是他們選擇做的,最後的結果無論好壞也只能由他們自己來承擔。

逃離烏孫的那些吐蕃軍面對兩條路,一條是去找噶祿多,另一條則是回吐蕃,不過他們自認以他們現在的情況要走過那麼多西域國家去找噶祿多顯然困難重重,而且耗時耗力,有這些時間西域國家早已連成一氣。

而從烏孫到吐蕃的路程則相對較短,現在他們只能回吐蕃,去報告西域國家已經背叛的情況了。

烏孫這邊知道自己闖了大禍,他們的判斷也很快,當即選擇接受軒轅紀的所有要求,並迅速的達成與夏朝的盟約,他請求夏朝一定要儘快派大軍進入西域,光靠西域國家是無法對抗吐蕃的。

軒轅紀在締結盟約後的第一時間便授意烏孫昆莫公開宣稱與吐蕃決裂,並將夏朝戎山大捷的戰報在西域大肆宣揚,這樣一來,接下來的路軒轅紀也不必走了,他只需要留在烏孫等訊息便可。

果然,烏孫的動作引起了連鎖反應,本來還在觀望的西域各國在紛紛探聽到夏軍戎山告捷的訊息之後果斷的做出了倒向夏朝、響應烏孫的決定。

同時,跟隨吐蕃軍的僕從軍殘部退回了西域,西域的形勢變化讓僕從軍將領們當即決定就地解散,將士們返回各國。他們是親眼看見吐蕃軍大敗的,再加上之前的積怨,現在西域也已決定與吐蕃決裂,他們便順水推舟,在各自的國家痛斥在吐蕃軍中時遇到的不公。

僕從軍士兵們聲淚俱下,面對僕從軍大部分士兵都沒能回來的現狀,西域各國的百姓開始全情激憤,這讓西域上至各國君王、下至各國百姓,都下定決心擺脫吐蕃。不過,他們並沒有那個把握能夠戰勝吐蕃,他們必須得到強有力的支援。

現在,除了夏朝以外,他們已經沒有能夠求援的物件了。軒轅紀便在這個時候正式亮相,他在烏孫進行了一場公開的演講,痛斥吐蕃肆意侵略西域各國的惡行同時,又強調夏朝與西域之間的“友好”歷史,在臺上他大聲疾呼:“是可忍孰不可忍!吐蕃人必將為他們殘虐行徑付出代價!烏孫的子民們、西域的子民們,本官可以向你們保證,夏朝和它的將士們會同你們一起戰鬥,現在是你們站起來的時候了!跟夏朝一起打倒吐蕃!”

“打倒吐蕃!打倒吐蕃!!打倒吐蕃!!!”這簡單的四個字響徹了烏孫的上空、響徹了西域的上空,更響徹了整個夏朝西境的上空。

事實證明,口號並不只是喊喊而已。

緊接著,西域十幾個國家開始行動,一個西域的廣泛同盟成立了,這個同盟包括了西域的所有大國,他們的將士將是未來同盟軍的主力,而那些小國則負責提供糧草和武器。

就在同一時候,夏朝右神威軍進入了西域,他們是追著撤入西域的噶祿多部吐蕃殘兵而來的,而此時,噶祿多正在於闐。

在西域諸國中,就屬於闐和吐蕃的關係最好,他們也是第一個響應吐蕃的國家,但其中也有他們與夏朝交惡的原因在。所以,西域諸國都認為,于闐和吐蕃的交情還沒有深厚到能為他們抵抗夏軍和整個西域聯軍的地步。

噶祿多率軍撤入于闐時,他們慘敗的訊息還沒有在西域傳播開來,但于闐王也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傢伙,他派去的人已經探聽得一清二楚。只是西域同盟還沒有展開,噶祿多手裡也還有幾萬兵,于闐王尚不敢明著違逆他的意思,便想將他引入城中囚禁起來威脅吐蕃軍。

可噶祿多已經想到了這一點,他並不上當,于闐王只得敷衍的給了吐蕃軍一些糧食和淡水,也時刻的注意著夏朝和西域其他國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大軍閥

暮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