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9章 悲傷童年,皇朝風雲之弘雲錄,凰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侯家世代居於明州,這件案子最終驚動了當時的明州刺史,夏侯彥的母親投案之後,將所有罪行攬在自己身上,供詞也是供認不諱,只求能早日一死。
明州刺史看出這件事背後另有隱情,便想拖延一段時間,等他查清真相再做處決,但是夏侯家卻在背後施壓,再加上犯人已一心求死,刺史也沒有了辦法只能宣判斬立決。
在行刑那一天,夏侯彥的姨娘冒著極大的風險將夏侯彥帶到刑場,為的就是讓他跟母親進行最後的告別,當時夏侯彥的父親也在附近,他知道做那件事的是夏侯彥,可是礙於他身邊有人保護,所以便沒有出手。
夏侯彥的雙眼都集中了臺上,那個迎風而立,昂首挺胸的女人身上,那是他的母親,是在他過去十三年的時間中對他無微不至照顧他的人,而現在他即將失去她了。
直到行刑前,那刺史還在做著最後的努力,他勸說現在反悔還來得及,可卻被夏侯彥的母親拒絕了。
當刺史將手中的令箭丟出來,落在地上的那一刻,天空,黑了,斬刑臺上,那個提著刀的彪形大漢緩緩的將刀舉起。
接下來的一幕,夏侯彥沒有看到,因為那時候他被姨娘死死的摁住,雙眼也被她捂住了,夏侯彥還清楚的記得,姨娘一邊默默的抽泣,一邊死死的拽住他不讓他上去。
行刑完畢,照例犯人的屍身要由專人進行收斂,那刺史特地買了一口棺材,將夏侯彥母親的屍身盛放在其中,又讓仵作縫補好了屍首,做出沒有掉頭的假象,接著便讓人抬出城外,在一處山坡上進行火化,骨灰罈交給了夏侯家,後來由夏侯彥的姨娘保管,她讓人在明州城外的山坡上修建了墳墓,將骨灰罈放了進去,每年的同一天都會帶著夏侯彥和夏侯達前去祭拜。
或許是年幼喪母,又缺乏父愛,儘管一直處在姨娘的庇護之下,但是夏侯彥心裡最放不下的還是那件事。
長久以來,夏侯彥都對自己的父親充滿了仇恨,對他的那些女人更是,有很多時候,夏侯彥從睡夢中醒來,都想提刀殺了他父親和那些女人,為他的母親報仇。
因為多年的荒誕生活,夏侯彥的父親在夏侯彥十六歲那年因病去世,雖然在正妻死後,他又讓一個妾取代了正妻的位子,也生下了一個兒子,但名義上夏侯彥依然是他的嫡長子,這一點在族譜上也有明確記錄。
在夏侯彥姨娘的力爭之下,夏侯彥的身份得以保全,不至於被他那個禽獸不如的父親隨意殘害。
而夏侯彥自有想法,他之所以繼續使用著自己的身份並不是因為留戀夏侯家,而是他知道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他出人頭地,而夏侯家的身份則是能夠有效幫助他的助力,有這個夏侯家三房嫡子的身份,以後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商場,都會有人忌他三分,當然除了身份他自身的努力也十分重要。
而禿髮翠,她跟夏侯彥有著十分相似的同年,或許說更加悲傷,與夏侯彥不同,禿髮翠的父母都是下層平民,無權無勢,只能任由上層的官僚和富商們盤剝。
若他們只是平平淡淡的三口之家,這樣的日子即便是一家三人互相抱在一起至少也能感受到溫暖,但事實卻是,在禿髮翠童年的記憶當中,只有對她父親的怨恨。
禿髮翠的父親跟夏侯彥的父親有些相似,同樣不務正業,而且好賭又酗酒,將他老爹留下來的錢全都敗光之後,就開始拿家裡的錢,自己的錢花光了,就拿妻子的錢,不給就打,誰勸都沒有用。
禿髮翠清楚的記得,有一次父母再度因為金錢起了爭執,吵得很兇,甚至連桌椅都用來當做爭吵的工具。那時她只有七歲,她走進父母的房間,想要上去勸架,不料卻被父親一把推開,額頭撞到了桌子邊上,當時就流出了血。
隨著父親越來越沉迷於賭博,家裡的生計早已入不敷出,母親只能帶著年幼的禿髮翠偷偷離開了家,在涅陽城外搭了一個簡易的小茅屋住了下來。
禿髮翠的母親出門幫人做些零工貼補生計,好不容易賺了些錢,找人把茅屋裡裡外外修飾了一番,才到了勉強能住的地步。
可是好景不長,禿髮翠的父親找上了門,禿髮翠就是死了也不會忘記那天,不管母親如何苦苦哀求,父親就是執意要把她帶走,原因無他,父親的債主找上了門,可他身無分文,要是拿不出錢來就要用什麼東西做抵押,但那時家裡的所有東西都已經被他敗光了,根本沒有東西再能當做抵押,所以他就想到了他那個只有九歲的女兒。
禿髮翠當時雖然只有九歲,但是卻也十分心靈手巧,跟在母親身邊學會幹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