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2章 泰康墨亂,皇朝風雲之弘雲錄,凰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墨家弟子是出身於社會中下層的平民,他們普遍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意志堅忍,是銳意進取的實踐派,因此指責儒家高談闊論、沽名釣譽,不肯解決實際問題,無法造福於廣大的普通百姓,在夏朝罷黜百家的問題上始終抱持著不理解的態度,因此常常指責國家的法令與君王的德行,這顯然為統治者所不喜!
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歷代帝王若真的只是單純的以儒術治國,法令不興,只談道德,顧此失彼,夏朝早已大亂!
宣宗皇帝在位時,便已在詔書中指出“治國需以霸王道雜之”的思想,霸道,即法家思想;王道,即是儒家思想。霸王道雜之,是將法家、儒家思想兼而並用,並非只單單依靠儒術。
墨家思想帶著獨特的政治色彩,常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所以他們當中帶劍的遊俠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正是這些人為了實踐墨家理念,卻差點將整個墨家推入深淵當中,泰康墨亂就是一場針對墨家的浩劫!
泰康是夏理宗李炎的年號,這位皇帝在位期間克己勤勉、整飭吏治,將夏朝社會從夏文宗後期因為文官干政而導致的朝野以及民間的混亂中解救出來,頒佈了著名的“天子六訓”以教化民眾,堪稱一位有作為的明君。
泰康十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夏理宗李炎被一名混進宮中的墨家死士刺殺身亡,時年三十六歲。
噩耗傳來,舉國震驚,夏理宗在位十五年,除奸佞、頒新政、斬貪墨、教化子民,雖無顯赫功績,但確實能讓百姓安定,國家逐步走上正軌,他的政治理念在於以民為本,“如果不禁止貪腐和暴政,百姓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同時,他也大力提倡政治思想的自由,他認為治國不能單靠一家之學說,應該博採眾長,鼓勵民間知識分子按照自己所學向政府獻策,以達到糅合百家的目的,實際上這一政策也是為了關照包括墨家在內的其他不受關注的學派,讓他們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然而,夏理宗的好心卻沒能換來好的回報,那名死士在完成任務之後,就被湧上來的御林軍亂刀砍殺,首級被懸掛在城門上示眾。
而對於那名墨家死士之所以採取這種行動的原因,之後也被調查了出來,早前,夏理宗在查處貪墨的過程中,曾以極刑來對付貪官們,從泰康六年開始,到泰康十二年為止,六年時間下來,懲處的貪官汙吏達到一萬人,其中尤以泰康十一年的戶部特大軍餉貪墨案,牽連官員數量達到一千餘人,而因此被查抄的豪強大族更是數不勝數。
當時就有人勸說夏理宗“不宜殺伐太重”,因為這些被查處的官員們最終無不以喪命為下場,他們的家人也多被流放,夏理宗懲處貪墨的手段十分嚴酷,但也因此得到了眾多百姓們的一致稱讚,國家也日趨穩定,無人再敢以身試法。
可是,夏理宗的做法落在了以兼愛為思想的墨家眼中,卻是另一種印象了,殺貪官他們沒有什麼可說的,可他們的家人卻是無辜的,要他們為一個人做出的錯事而遭受懲罰就太過了!他們對夏理宗不滿的種子已經漸漸的播下。
可僅僅是因為這樣,還不至於讓墨家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去行刺皇帝,真正視夏理宗為眼中釘的,是那些因為他所頒行的新政而受到損失的保守派老臣們。
他們極為仇視夏理宗的新政,可苦於毫無辦法,這個時候夏理宗卻頒佈了允許政治思想自由化的詔書,他們便知道機會來了,於是他們千方百計的取得了一個墨者的信任,又暗自挑動他對夏理宗的不滿,指使他進宮行刺。
那名墨者經過再三挑撥,對夏理宗的誤會逐步加深,最終做出了這個決定!
夏理宗遭墨者刺殺身亡,訊息一傳開,朝廷上下物議沸然,各地手握重兵的武將紛紛展開行動,遵照朝廷的意思向各轄區之內的墨者組織進行打擊,短短半年時間,墨者們在朝廷的全力打擊之下,死傷慘重,史稱“泰康墨亂”。
最終,殘存的墨者們會合在一起,躲進了深山,直到後來朝廷對墨家的敵意減弱,有些墨者才從山裡出來,然而這個社會卻再也容不下墨家的存在了。
同時,在墨家內部也發生了分裂,一些人以墨家當以祖師爺的訓誡為最高指導方針、繼續墨者的實踐之路為思想,要為墨家重新贏回社會地位,這些人就是激進派。
而另一些人則謹遵墨者非攻的思想,一直留在山中研究萬物之理,他們就是溫和派。這些人時常與周圍的百姓接觸,將他們的研究所得傳授給百姓們,這同樣也是“興天下之利”,逐漸的他們所研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